浅谈《故乡》中的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浅谈《故乡》中的对比

周重强

河南项城市高寺镇松源博士学校周重强

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反映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运用了对比写法。我们在阅读中,若能把握这一写法,会有利于对小说主题的深刻理解。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变化揭示主题。《故乡》着重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其中,闰土又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中心人物,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这里仅就对比略作探讨。

一、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比

二十年前的少年闰土只有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这时,他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生活无忧无虑,白天与朋友玩耍,间或帮父母干些农活;夜晚带着甜甜的笑意,可以尽情地做个好梦;夏日里到海边捡贝壳、看跳鱼,或者披着朦胧的月色,踏着碧绿的西瓜地手捏胡叉轻轻地向猹走去;冬天里用短棒支起大竹匾来捉小鸟……他的知识全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又用于生产实践,这是生活在一个有饭吃、有衣穿、有活干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如果说这种社会闭关自守不令人向往,那么二十年后又怎样的呢?请看中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还被沧桑岁月刻下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显然,这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旧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他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地挣扎着,以至于生活“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闰土这样大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天下“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点粮食要捐好几次钱,折本是常事,再加上“苛税、兵、匪、官、绅”,既便是铁打铜铸的闰土,经过这重重盘剥,还能打上几根钉?更何况他是一个善良朴实、厚道的老农民!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是一个遭受着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榨的社会,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下,旧中国劳动民众的命运日益悲惨,他们的生命力和活力正在一步步地被扼杀!

二、“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比

少年闰土刚到“我”家的时候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他常常向“我”讲许多趣事,“我们”还哥弟相称,在他眼里,“我们”年龄“仿佛”,可以无话不谈,其实,“我们”都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有的是人性的善,有的是感情的真,在这块未被封建礼法玷污的净土里孕育着天真烂漫的童年,这种人间至情不但“我”终生难忘,也深深烙在少年闰土的心间,以至离别后他“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这种纯真的友谊是多么可贵!二十年后,见面的第一声“老爷……”使我顿感惊异,少年时平等、纯真的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那么,又是什么使“我”和闰土前后的关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照闰土的话说“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为什么少年“不懂事”的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纯真友善的少年,而中年“懂事”的闰土却成了一个愚纯麻木的“木偶人”呢?闰土所说的“懂事”的“事”,实际是旧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等级观念。在这种等级观念的束缚下,帝王与臣民、官僚与百姓、父亲和儿子、男性与女性……都被视为上下等级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更没有平等的话语权。闰土,一位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旧中国劳动民众的缩影,在他眼里,见了“当官”的“我”,也理所当然地要遵守这套礼法关系,称“我”为“老爷”。儿时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的平等、友好、纯真的朋友关系,只能在孱弱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们”之间已被封建礼法筑起了一堵无形的高墙,挖出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我”多么渴望“我们”的关系能融洽如少年!

三、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比

豆腐西施杨二嫂原来是个开豆腐店的“女老板”,在“我”的记忆里,她擦着白粉,而且终日坐着,年轻貌美、安分守己。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里,她愿意自食其力。但当自己的劳动所得不能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需要时,她会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以自己的年轻漂亮来招揽生意;“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她的人生,是物质的人生,她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她敢于率先打破女人不登大雅之堂的陋俗,是生活的无奈。她的所为是能够被一个生意人所理解的。安分守己地坐着,也证明她的人性具有纯真的一面。二十年后,她变得“凸颧骨,薄嘴唇……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而且因为“我”不记得她,她便大为不满。她来到“我”家就是为了讨得东西,张嘴便要,伸手便拿。因没有讨得东西竟说“我”“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这些东西用不着”。她的人生变得如此的狭隘自私,在她的意识里,没有感情,没有道德,也没有操守,她所做的一切纯粹是为了获取“物质”,使自己能生活下去,因此,她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已的勾当。她已由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变成一个尖酸、刻薄、势利、自私的市侩。她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城镇市民的贫困化,显示了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已病入膏肓,也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才迫使这样的良民为盗,使“杨二嫂”纯真的人性被严重扭曲了。

四、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比

小说中共写了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是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只是一种愿望,而回忆中的故乡和现实故乡各有着墨,其中突出描绘了现实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材,没有一些活气。”这使“我”情不自禁地产生悲凉之情,特别是自家门口的瓦楞上那当风抖着的枯草的断茎,更让“我”悲凉的心情平添了几分凄楚。而儿时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由此“我”想到二十年前的故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沙地,碧绿的西瓜,还有明晃晃的银项圈和紫色的圆脸。景物历历在目,色彩明快艳丽,人物英俊活泼。这是一幅神异的水彩画,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里洋溢着静谧和安详。故乡已由童年的乐园变成了冷漠悲凉的现实!作为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怎能会对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无动于衷?它促使“我”创造……,“我”多么渴望中国的民生不再是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我”多么渴望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农村革命运动能早一天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我”多么渴望故乡乃至全中国的人们能够真正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两处对比,即闰土与杨二嫂的两个典型的对比,“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关系的对比,大家不妨细读课文稍做体会。

理清这些对比关系,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塑造人物的意义,进而理解小说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