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从何处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1

“趣”从何处来

何慕华

——初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例谈

何慕华广西东兴市东兴中学538100

摘要:升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随着所学知识难度的加大以及知识面的拓展,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重新审视“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个课题并加以重视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谈谈几种做法:

一、“趣”从“奇”中来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可为上好整堂课做好铺垫。

二、“趣”从“言”中来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形象描述抽象疑难的数学问题,定能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成见,使学生感到数学课乐趣无穷、耐人寻味。另外,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繁多的公式定理,学生记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老师若对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炼,编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乐于接受,记忆牢固,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趣”从“趣”中来

数学的抽象性,若能精心策划设计,往往可以开发出回味无穷的趣味性。例如:甲、乙、丙、丁、戌5名学生进行某种技能比赛,决出了第1到第5名的名次。甲、乙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甲说:“很遗憾,你和乙都未拿到冠军”;对乙说:“你当然不会是最差的”。从这个回答分析,5人的名次排列共可能有多少种不同情况?

这些题目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思维活跃开阔,做起来十分投入。

四、“趣”从“用”中来

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学生都特别感兴趣。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我给出了一个这样的题:某单位要外出旅游,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可选择。甲旅行社说只需领队买全票,其余全部2/3票价优惠。乙旅行社说:“我们全部八折。”试分析哪家旅行社更优惠。还有存款、出租车、电费等问题。这些应用性问题是学生身边常有的事,是学生见得着、摸得着的事,因此是最感兴趣的,思维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从而增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五、“趣”从“美”中来

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方法都蕴藏着无穷的妙、无穷的美。如:屋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人的鼻子为什么在脸的中间就好看?报幕员为什么不站在舞台中央报幕?……这就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趣味无穷的学科。

六、“趣”从“史”中来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数学笑话、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的兴趣。

七、“趣”从“爱”中来

“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理解、信任和关爱。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精深的数学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娴熟的演算技能和高超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要具有乐教爱生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教师站在讲台上要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用高昂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激动的语言鼓舞学生,用艺术的方法引导学生,把知识变成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渴望探索真理的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教师注重情感投入,将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

[2]柳斌方亮主编《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

[3]宋晓平王建华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