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鲁凌云

日照市莒县第二中学

一、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背景

众所周知,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不参加高考,以至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不重视,把他视为无所谓的课程而已。笔者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了解到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受信息技术课教学程度很不一致,如:有些已经学过了画图软件/word/ppt/flash,有些仅仅学习打字,而有些就基本上没学。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信息技术分层教学,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使教学适合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能力较强的学生严格要求,促其精益求精;对能力较差而态度认真的学生应该加强个别辅导,多加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增强自信。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学科本身就可以为分层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课堂通常设在学校的机房,网络系统以及多种教学软件的应用,为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次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作品的展示,都可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得以轻松实现。

二、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更加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接触新知、解决问题,达到积极建构的目的。

(2)尊重个体的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学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保护自尊心,通过实施不同的教学活动,保证后进学生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的基本要求,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3)重视发展的原则

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促进最优发展才是目的。分层教学中层次的划分并非一劳永逸,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教学中反映出的个体情况,以及个体情况的动态变化,掌控学生的分层标准以及教学环节,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网络教室中,对所设计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应适合网络上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三、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目前,差异最大的是学生原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影响面最广的差异也是学生原有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我们把表现在学习能力上不同的学生大致可分为高、中、低三层。第一层次属于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次属于基础不太好、动手能力也比较一般,但勤奋、愿意探索的学生;而第三层次则属于基础和动手实践能力都较差的学生。

2.备课分层

依据课本,结合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在备课阶段设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1)基本层: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层: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

(3)发展层: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认知,而应注意学习潜能的挖掘,对知识的拓展和综合应用应有更高的要求。

教学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之一。目标分层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统一的教学目标,改为可由学生选择的弹性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都必须根据"分层"要求来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出发,有教材上基本内容,也有补充内容。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所设计的一些基本任务要适合网络操作,对于一些基本的数据素材,教师应事先在网络服务器的文件夹中或是分层教学网的WEB服务器的网页上事先链接上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文件。

当然,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会给我们的备课增添相当大的难度,一个课时的备课相当于三个课时,但从新型的人才观角度考虑,这样做能很好地为分层上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授课分层

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明显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施教,既要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能力,又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教师再采用分层练习,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喜悦和进步。

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分层练习成了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我通常根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三个层次的操作任务:A组:基本题;B组:提高题;C组:拓展题。要求A层次学生解决基础题,B层次学生必做基础题和提高题,努力选做拓展题;C层次学生在完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后,甚至可以自编习题,自主解决;这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收获。

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课我设置了如下的随堂练习:

基础题(AB组同学应该完成)

①.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____一书中。你用的关键词是:你搜索到的答案是:

②《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你用的关键词是:你搜索到的答案是:

③.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你用的关键词是:你搜索到的答案是:

提高题(BC组同学应该完成)

请根据你本节课搜索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有关诺贝尔奖的小知识,上交到教师机。

挑战题(C组同学应该完成)

①.在百度搜索中,通常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百度快照来查看信息呢?

②.在google搜索中,手气不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③.你能利用搜索引擎解决下列问题吗?

12345*6789/123的值是多少?(温馨提示:启用搜索引擎的计算机功能)

Congratulation的中文意思?(温馨提示:启用搜索引擎的词典功能)

基础题主要是培养提炼关键词的能力;提高题主要是培养分析整合知识的能力;挑战题主要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4.评价分层

课堂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前,都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评价时要兼顾学生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获得鼓励和肯定,并明确努力的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差异是永远客观存在。"分层教学"做到了以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必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元保《分层教学全面优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8

2、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3、《中学信息技术课分层导学模式的构建和实现》,钟和军,2001.6

4、于宏、宋延敏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