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路径探析

许春虎

许春虎四川南部中学637300

【摘要】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9-147-01

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把握高考的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又能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本文就高考发展趋势对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高中地理教学的对策。

一、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情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比如教学旅游模块的“茶马古道”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样性民族风情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又要促使学生对“茶马古道”产生探究和学习兴趣。另外,2017年全国Ⅱ卷的36题以山西焦化企业为背景,以区域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正确对待其中的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等问题。通过解答此题,学生可形成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识,可提升道德水平,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编写预习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经教师的点拨,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发挥自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很多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较差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恰当和学习效率低下。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对地理核心知识进行梳理,编写符合学生发展的预习学案。教师在编写预习学案时,需根据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学习的三维目标,将教材内容加工浓缩,重点和难点知识突出,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精心设计成各种形式的预习学案。

三、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素养

最早提出在学校教育中采用探究学习方式的是约翰•杜威,他认为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因此,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高中地理探究活动主要包括实践操作探究和读材料探究两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划分4-5人为探究小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学习和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四、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建模素养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教育学专家托尼•巴赞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思维工具。“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这是他的一句名言。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可以让复杂的地理问题变得非常简单,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激发联想与创意,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知识构建思维导图。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引导学生围绕本节重点知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征和地理意义展开论述,对知识进行联系加工,绘制思维导图。

五、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素养

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离不开生活,地理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生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较强的地理学科素养,能够用地理眼光观察事物,运用地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地理知识生活化。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联系热点问题或人类关心的重大问题,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与思考生活中日常事务或现象的良好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为了更好地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高中地理知识生活化,使知识变得更加易懂,使整个地理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素质化,使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六、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如果说人地协调观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综合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那么地理实践力就是所有核心素养表现的舞台。学以致用既是各学科学习的最终归宿,也是检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手段。这就需要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地理实践力,把理论知识学习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解决地理有关问题。

对于地理实践活动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三种:实验活动、野外考察及区域探究。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素养就要通过这三种途径来培养并加强。如通过野外考察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像市区与郊区的气温比较、工业与农业发展布局、城市科学规划等,都可以通过野外考察或区域探究来开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把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使学生既能“知其然”的理论知识,又能“知其所以然”的实践考查,从而形成地理知识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保障学生在满足高考考查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对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及区域地理的全面认识。

总之,纵观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发展趋势,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这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董瑞杰.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2).

[2]张甜.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