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14所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 1

丹东市14所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田晓冰1初烨巍2

田晓冰1初烨巍2

(1丹东市妇幼保健院118000)

(2宽甸县妇幼保健院11820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252-01

丹东市辖3个县4个区,共有70所乡镇卫生院,其中获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14所,根据卫生局安排,于2013年对丹东地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

1、现状

1.1硬件建设近几年,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卫生院进行了翻新和重建,使产科业务用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独立的产科病房、分娩区,大多数卫生院产床、产包、刮宫包等基本产科设施配备比例较高。但也存在部分卫生院房屋陈旧,使用面积不达标,没有独立的产科门诊,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共用一床、一室的情况。新生儿抢救台、辐射台、胎心多普勒监护仪、抢救急救车等设备缺乏。

1.2产科队伍建设基本能配置合理的人员,所配备的医生和助产士取得助产技术服务资格证书,保证助产人员持证上岗。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乡镇卫生院产科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2.1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和职称较低,有的单位只有一名产科医生,没有配备助产士,存在兼职情况,大部分人员为初级职称。

1.2.2产科技术水平低下,病历书写不符合标准,不能很好的识别和筛查高危因素,产科救治能力欠缺,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亟待提高。

1.2.3乡镇级产科人员流失较重,并且人员流动频繁,制约了产科技术的发展。

1.3受经济利益驱使和技术水平制约,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超能力服务和剖宫产率偏高的现象。不按照高危评分上转高危孕妇,任意放宽剖宫产指证,人为造成剖宫产率偏高的现象。

1.4乡镇卫生院产科执业设置不合理,缺乏重点卫生院建设。

2、建议

2.1争取政策扶持,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解决人员待遇问题。

2.2理调整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和设置,根据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群分布等情况,确定重点加强的卫生院,从设备和人员上进行重点建设,提高产科综合救治能力,保证周边村镇产妇的安全。

2.3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乡级产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技能、定期对其进行理论和技术培训。建议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合理安排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的到上级医院进行临床进修学习,提高产科质量,保证安全分娩,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2.4转变服务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引进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