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涂片配合血小板参数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骨髓涂片配合血小板参数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研究

丁培琴

(会东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凉山615200)

【摘要】目的:探究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与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血液疾病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评估2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不同血液疾病的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95.45%vs.72.73)、(90.91vs.63.64%)(P﹤0.05);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患者临床检测中,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能够为不同血液病检测者,提供有力的临床诊断依据,对后期的治疗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骨髓涂片;血小板参数;血液疾病;检验效果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93-02

【摘要】目的:探究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与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血液疾病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评估2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不同血液疾病的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95.45%vs.72.73)、(90.91vs.63.64%)(P﹤0.05);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患者临床检测中,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能够为不同血液病检测者,提供有力的临床诊断依据,对后期的治疗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骨髓涂片;血小板参数;血液疾病;检验效果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93-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血液病的发病几率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而截至目前,临床上对疾病的检测大多以血液检测为主,但如此单一的检测方式,在临床检测中常常存在一定的误差性,如此,便会影响患者早期的诊断与干预治疗,轻则影响患者康复的速度,重则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阶段,甚至影响到其日后的生活、生命。由此可见,临床检测、诊断结果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性。据有关研究学者指出,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方法对提高血液疾病准确度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为进一步探析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对血液病检测的效果,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与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血液病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与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血液疾病患者资料,经诊断,急性白血病(A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分别为20例、10例、14例,以人数均衡为基准,分成观察组男14例,女8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3.72±2.23)岁;对照组男16例,女6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5.57±1.18)岁。比较2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1]。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接受到病理学的诊断;(2)年龄满足28~74岁,性别无限制;(3)积极配合检测及随访事项的患者;(4)诊治档案资料齐全且存档;(5)所有患者均已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脏、肝部、肾盂等器质性病变受损者;(2)妊娠、哺乳期的妇女;(3)精神疾病,意识无法自主患者;(4)当前正在参与或近期已经参与过其他治疗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血液样本采集方法:选择肘正中静脉作为刺穿点,刺穿前对该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刺穿时无细菌感染,取空腹静脉血5ml置入抗凝管中,混匀并静止30min后方可送检;骨髓样本采集方法:选用骨髓刺穿术,协患者取俯卧位,于刺穿部位做消毒、麻醉处理,刺穿时选髂后上嵴,进针长度约为1.5cm,静待片刻,待阻力消失时将针送至髓腔,抽取0.2mL脊髓液,快速制成骨髓涂片送检。骨髓涂片采用细胞学涂片检验,血液样本利用SysmexXN_28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观察组进行骨髓涂片配合血小板参数检测,对照组只采取血小板参数检测[2]。

1.3疗效标准

对比评估2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不同血液疾病的血小板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为了对数据有更精确的计算,对各项计数、计量资料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采取t;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取χ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检测方法对比

表12组检测方法对比(n/%)

由表2,可知: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检测技术的日渐成熟,检测结果在血液病诊断过程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截至目前,临床上通常选择全血细胞检查、基因学检测、骨髓涂片等方式进行检查,而各检查方法均有其优劣之处,但单一的检查始终无法为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骨髓增生程度在血液病诊断、治疗治疗中的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对其细胞的检测,不但能够获得血液病变的具体状况,还能为血液病的性质提供鉴别诊断;而血小板是由巨核细胞生成,所以通过对其作出具体的数据分析,也能够间接得到其骨髓状态的相关信息,为血液病的诊断提供数据参考。

在此次研究中,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95.45%vs.72.73)、(90.91vs.63.64%)(P﹤0.05);不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血液病患者临床检测中,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能够为不同血液病检测者,提供有力的临床诊断依据,对后期的治疗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4]。

【参考文献】

[1]谭秀芳,孙红娟.骨髓细胞及血小板参数联合诊断血液疾病的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03:336-338.

[2]黎华连,张莹桃,谢祖林.骨髓涂片配合血小板参数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4:161.

[3]白蕊.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在血液疾病检验中的应用探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2:73-74.

[4]李松琦,董彩霞,谷宇辉.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376-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