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陆冬梅

(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嘉兴314102)

【摘要】目的:研究对脑供血不足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会有怎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经过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指标明显有所提高,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脑供血不足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脑供血不足;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267-02

脑供血不足,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大脑某一局部区域出现血液供应不足现象而引发脑功能的障碍[1]。在临床上,脑供血不足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多表现出头晕头疼、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研究表明,若是脑供血不足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救治,有可能引发脑梗死或者老年痴呆,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脑供血不足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充分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故而,本文的宗旨是研究并分析为脑供血不足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本院选取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

10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在60岁到82岁之间;②患者均确诊为脑供血不足,且临床上均出现头晕头疼情况;③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晓了本次的研究,同意书已签署。

10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排除标准:①脑部存在其他病灶的患者;②确诊患有肿瘤或者心肺疾病的患者;③其他不能配合研究完成的情况。

随机将10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性别统计,男:女=23:27;年龄统计,上限为82岁,下限为60岁,平均为(71.34±5.39)岁。

观察组——性别统计,男:女=24:26;年龄统计,上限为81岁,下限为62岁,平均为(71.54±5.27)岁。

对比两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有: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基本信息和疾病信息,并对患者的病情有所了解,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和日常休息,遵照医嘱为患者准备药物等等[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

护理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并把握患者的心情变化,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协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

(2)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展开疾病认知水平评估,知晓患者的实际认知水平,并依据所得结果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让患者充分了解到疾病的概况。

(3)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地为患者制定运动指导方案,严格控制患者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4)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同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在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不仅如此,患者还应在出院后定期回院复查。

1.3观测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脑供血不足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临床疗效依据患者的临床病症变化情况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显效——患者在护理后,脑血流状态明显改善,头晕头疼等临床病症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在护理后,脑血流状态有所改善,头晕头疼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在护理后,脑血流状态和临床症状没有好转迹象。

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5分到90分为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22.0版本,其中两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均采用(%)形式来表示,用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两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脑供血不足患者对比临床疗效

通过比对两组数据,采用了护理干预后脑供血不足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6%,比对照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78%更高,P<0.05。如图表1所示。

3.讨论

脑供血不足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且其病因大多和脑动脉硬化有关系[3]。有研究表明,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左右的人存在脑供血不足;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7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而且脑供血不足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很有可能引发脑梗死或者痴呆,对老年人患者有着严重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脑供血不足尤为重要,而在临床上,治疗脑供血不足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4]。

护理干预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为脑供血不足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在实施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展开一系列护理行为,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和出院指导等等。相较于常规护理工作,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不仅提高了自身认知水平,还有效缓解了负面情绪,增强了治愈信心,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通过运动指导,患者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得到了提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的概率;通过出院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后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5]。

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采用护理干预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6%,较之常规护理下的患者,明显有所提高,P<0.05。不仅如此,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和常规护理下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为脑供血不足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万玉红.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249.

[2]林洁.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1):41+43.

[3]杜娟.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70-271.

[4]邵明芹.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22-223.

[5]柳春蕾.研究分析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