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低场MRI诊断

/ 2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低场MRI诊断

张伟左兆勇薛天龙

张伟左兆勇薛天龙

(内蒙古海拉尔农垦总医院影像科021000)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183-0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以膝关节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软腿或膝关节交索现象,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间隙固定的局限性压痛为主要表现。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即可导致致半月板撕裂。现对我院近4年低场MRI检查中发现的75例半月板损伤进行回顾性影像分析,讨论半月板损伤的低场MRI表现。

1、材料与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半月板损伤患者75例,男54例,女21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约49岁,左膝51例,右膝24例,6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多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部分患者曾做平片及CT检查,所有患者均使用GEsignaEXCITE0.35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机扫描,使用颈线圈或头线圈,层厚4mm,矢状位STIR(TR/TE=3900/48)、矢状位GRE(TR/TE=540/15)、冠状位T1(TR/TE=440/10)、冠状位STIR(TR/TR=3250/47),横轴位STIR(TR/TE=3900/48)。

2、结果

根据半月板的形态、上下管界面的光滑程度和内部信号等特征,在MRI图像上半月板损伤分为5度:O度:半月板形态正常,表面光滑,内部呈均匀低信号区;I度:形态正常,表面光滑,内部出现片状高信号区,范围小于半月板断面的1/2;II度:形态及表面结构正常,内部高信号大于半月板断面1/2,但未达关节面;III度:半月板内部出现纵行、斜行或放射状线样高信号并达关节面,半月板形态正常或变薄,表面不连续;IV度:半月板碎成多块状并向关节腔内移位,结构部分或全部消失,局部呈明显高信号,均有中重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和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损伤缺如。本组75例患者123个半月板损伤,123个半月板中MRI表现为I级27例,II级55例,III级39例,IV级2例;内侧半月板74例,外侧半月板49例;水平撕裂25个,斜行撕裂62个,纵行撕裂34个,桶柄状撕裂2个。其中合并交叉韧带损伤5例,副韧带损伤9例,骨折3例,半月板囊肿3例,关节软骨损伤及退行性骨关节病9例。7例行关节镜检查与MRI表现完全一致。

3、讨论

半月板是介于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半月状软骨,其外侧缘较厚,内侧缘较薄,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近似呈“O”形。内侧半月板前角胫骨韧带止点附着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之前,后角胫骨韧带止点附着于外侧半月板后角胫骨韧带止点之后和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之前。内侧缘与内侧副韧带相连,后份与半膜肌相连。外侧半月板前角胫骨韧带止点附着于前交叉韧带之后,其后角胫骨韧带止点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后角胫骨韧带止点之前,侧方不与外侧副韧带相连,并在侧后方有腘肌腱相隔,后方与腘肌相连。半月板由纤维软骨构成,缺乏游离氢质子,在任何序列上都呈低信号。

半月板最常见的损伤是撕裂伤,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慢性退变性撕裂和急性外伤性撕裂,前者与老龄化与慢性损伤有关,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样变性,包括糖胺聚糖基质增加、软骨细胞坏死、原纤维分离和微小囊肿形成,随病程进展,纤维软骨分离断裂,延伸到关节面是形成半月板撕裂;后者为运动损伤所致,多为年轻人,其损伤机理与关节突然旋转和屈伸运动密切相关,股骨骤然旋转致使半月板移向中心造成边缘撕裂,猛烈屈伸使半月板后角及体部挤压于股胫关节面之间而导致撕裂。盘状半月板也是半月板的损伤原因之一,多数见于外侧半月板,发生率约为5-20%,由于面积大,结构松软,轻微的损伤就可造成撕裂。

半月板撕裂时,液体由裂口或组织缺损进入形成异常高信号,纤维脂肪组织取代纤维软骨使T1弛豫时间缩短也是形成高信号的原因,MRI表现为半月板内线状或不规则状高信号影达到关节面。MRI诊断半月板撕裂以矢状面为主,再结合冠状面,根据MRI半月板的撕裂形态和信号特点,将半月板撕裂分成多个类型:1、斜行撕裂,是半月板撕裂的最常见类型,在矢状面上见III级高信号达半月板关节面的上缘或下缘,半月板体部的斜行撕裂在冠状面上显示优于矢状面。2、水平撕裂,较少,多见于高龄人群,III级高信号与胫骨平台平行,达半月板的游离缘或一侧关节面,有时水平撕裂作为半月板囊肿的并发症而存在。3、桶柄状撕裂,多见于严重外伤的年轻患者,内侧半月板发生率是外侧半月板的3倍,MRI表现为半月板宽度减小,在通过半月板体部的冠状面上未见到与对侧半月板共同构成的蝶形表现,内移的半月板位于髁间窝、交叉韧带旁,矢状面显示残余的前角或后角变小或截断,且矢状面可出现“双前交叉韧带征”或“双后交叉韧带征”。4、放射状撕裂,好发于外侧半月板的内1/3,通常起源于半月板自由缘向边缘延伸,在某些影像里表现为不规则,体部的撕裂在矢状面上表现为蝶形的半月板内出现与长轴垂直的线状高信号,前后角的放射状撕裂因与矢状面方向平行而表现为III级高信号。5、纵行撕裂,方向和半月板长轴方向平行,在矢状面上显示为III级高信号影。6、半月板关节囊分离,关节创伤可以引起半月板后角和体部剥离,使后角和体部向前翻,堆积在前角的上面。7、半月板游离缘撕裂,在矢状面上显示较好,表现为游离缘模糊、不规则、磨碎或断裂。

膝关节半月板的周围结构可能造成半月板撕裂的假象,容易导致半月板撕裂假象的组织有:连接内外侧半月板前角的膝横韧带,外侧半月板与关节囊之间的腘肌腱及其腱鞘,起自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内上斜行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的半月板股骨韧带,半月板外缘与胫骨髁缘间的冠状韧带,半月板周边的脂肪、滑膜组织和血管等。

总之,低场MRI诊断半月板的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且具有同高场磁共振相似的清晰度以及多参数、多角度成像、无创伤无辐射等特点,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不受操作技术影响,能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对半月板的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爱德,徐文坚,刘吉华.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476-485.

[2](日)新津守原著;郭万首,程立明主译.膝关节磁共振诊断.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089-126.

[3]石珍,魏佃生,李健.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诊断.临床军医杂志.2009.37(6):1088.

[4]沈生军,崔国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0):23.

[5]黄洲,欧阳可勋,胡玉明,罗越凡.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1):64.

[6]王惠苑,李刚,王新波,郑刚.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现.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