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指数与焦虑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指数与焦虑相关性分析

李蓉

李蓉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民医院湖北荆州434100)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及焦虑相关因素,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压力和缓解焦虑症状相关因素的认识,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参考由李小妹等2000年编制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科学分析制作新型护士压力源量表,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随机抽取的我院各临床科室共107名在职护士按进行调查,收回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压力源排在前位的主要有:工资及福利水平,工作量,职位竞争压力、深造机会,差错和事故,医疗、护理纠纷,职业认可度,职业风险,知识转化能力。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中个条目情况比较分析后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焦虑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各压力源的压力指数大小与对其感觉有压力的总人数呈正相关;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焦虑水平成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工作压力指数焦虑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241-0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各临床科室在职护士,年龄19~57岁,平均(29.35±7.18)岁,均为女性。护龄:l~37年,平均(11.23±7.27)年。职称:护士49人,护理师43人,主管护理师34人。学历:中专84人,大专以上42人。

1.2方法

1.2.1随机抽取我院各临床科室在职护士107人,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

1.2.2发放调查问卷发放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表127份,回收有效答卷107份,回收率占93.5%。调查采用各项压力源“有压力”与“无压力”的定式评价法,直接调查工作压力来源。所用SAS由20个条目组成,包括心理感受及躯体感受两部分,能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个体的主观感受。得分通过处理后≥50分表明个体有焦虑。根据焦虑水平的不同,分为焦虑组30人和非焦虑组65人。将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中的子条目进行比较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选择及内容参照中国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1],结合我院自身情况,设计出符合我院特色的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

1.2.3统计学方法将调查所得资料输入计算机后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十位的压力源主要有:工资及福利水平低,工作量太大,职位竞争压力大、深造机会少,担心出差错和事故,担心导致医疗、护理纠纷等,具体详见表1。

表1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107)

3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护理工作的负性影响,护士自身的负性压力。导致焦虑的原因多而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来自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来自护理工作的负性影响,包括护士的社会地位偏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的压力、特殊科室对护士的高要求等;来自护士自身的负性压力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护士压力和焦虑问题,并根据其相关影响因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瘫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6.

[2]由娜,康博,尚鑫.护士焦虑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21-24.

[3]赵然.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9(9);6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