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3

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吴利波

RelationshipbetweenPropositionRepresentationandWorkingMemory

吴利波WULi-bo(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咸宁437100)(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ning437100,China)

摘要院本文以英语口语教学为突破口,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论述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关系,探索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文本,为口语教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Abstract:Thepaper,basedonoralEnglishteaching,expoundstherelationshipbetweenpropositionrepresentationandworkingmemoryinperspectiveofcognitivescience,withanaimtoexploretherelationshiptobetterunderstandthecontentsoftextinformationandputforwardsomeconstructivesuggestionsfororalEnglishteaching.

关键词院口语教学;命题表征;工作记忆Keywords:oralEnglishteaching;propositionrepresentation;workingmemory中图分类号院H319.3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8-0267-020

引言Kitsch&VanDijk于1978年提出了语篇理解的命题表征理论(PropositionRepresentationTheory),该理论主要的观点是将文章及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结合起来,并通过命题来进行表征和分析:人们从语篇中首先获得表层结构,然后将这些表层结构解释为一系列基本命题,命题按照语义关系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语义表征。而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心理学家Miller等人(1960)最早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Baddeley(2002:85)将工作记忆定义为“一个或者一系列用来临时储存和操纵信息(以便完成当前认知任务)的系统”。

工作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它对言语理解、决策推理、心算加工等复杂认知活动的完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人把工作记忆当成短时记忆,实际上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是有区别的,短时记忆通常被看成是被动地储存信息的仓库,工作记忆是记忆的一个动态过程,它具有储存与加工两大功能,对工作记忆的研究有利于语言习得,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语篇,国内外学者在语言习得,语言理解等领域对工作记忆展开过一些研究。国外学者以言语活动与工作记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语言理解模式及原则(Clark,1977;Kintseh援1970;Daneman,1980)。也有学者提出工作记忆与二语口语显著正相关(Fortkamp2003:69-104)。国内学者周明芳,郑晶(2010)探索了工作记忆与文本理解的关系,并指出工作记忆与阅读能力显著正相关,工作记忆对阅读能力有显著预测意义。

由上述所提到的有关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表述得知: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都是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语篇分析以及口语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关系,旨在利用工作记忆的加工功能来分析语篇的命题,加强对语篇的理解,以即时回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1命题表征与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有许多学者对命题表征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Knitsch驭vanDijk(1978)提出了一个文本处理模式,并指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把语篇切分成命题,被切分出的命题存放在一个储存空间有限的短时工作区域内,由工作记忆进行加工处理,目的是把这些命题整合起来。

在整合命题的过程中找出重复项,进而把有关的命题联系起来,形成命题网络,当新的命题又进入到命题网络时,又会开始新一轮整合过程,这时工作记忆对新旧命题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总之,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断寻找新旧命题存在的关系。当找到它们之间关系后,这种命题网络会在长时记忆中保存下来,当我们接触到新的阅读材料时,我们就会调用长时记忆中保存的命题,命题之间建立联系来加深对语篇的理解,这样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展示语篇,让学生分析语篇的命题,进而形成命题网络,再让学生以回述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语篇,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目前有关命题表征与口语水平关系的研究较少,有关命题表征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较少,今后的学者可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

2工作记忆与口语教学的研究许多学者对工作记忆与语言习得进行了一些研究,比如: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或者听觉广度测量的工作记忆容量与阅读或者语法的习得有关系(Daneman驭Carpenter,1980);Harrington驭Sawyer(1992)在研究中指出阅读广度测试反映出二语工作记忆的容量与二语听力和阅读显著正相关;Fortkamp(2003)指出工作记忆的容量与二语口语能力显著正相关。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同时具有存储与加工两大功能,在二语口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篇作为口语教学的材料,让学生阅读语篇,学生对语篇的内容进行加工,加工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语篇的命题,把握命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复杂的命题网络。当学生建立起复杂命题网络的同时,也就加深了对语篇的理解,再让学生对语篇信息进行口头回述,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久而久之,在学生理解能力上升的同时,口语能力也会有显著地提高,早期国内外的研究局限于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对如何运作工作记忆分析文章的命题来为口语教学服务则很少研究,今后的学者可以加大对该课题的研究。

3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关系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都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两者的结合研究对语篇的理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Anderson1976;Kintsch1974等)提出了句子表征的命题模型。该模型认为,命题是能够单独地对句子或语篇判断真或假的最小意义单位,它包括两个词项—主项(arguments)和谓词(predicate)。主项通常是名词或代词。

谓词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连词;主项一般是命题所要谈论的内容,而谓词则是对主项所作的断言。

命题表征理论假设记忆包括了一组互相联系的命题。

而每个命题自身都是由一组概念和互相联系组成的,当我们理解一个命题表征的句子时,要将其融入到一个广泛的网络中,然后存入记忆中。有研究表明语篇的命题数量与回述的时间与内容呈现显著地正相关,命题越多,回述的时间越长,Kintsch驭Keenan(1973)发现多一个命题的阅读时间需要增加1援5S。

另外,有许多学者对语篇的命题如何组织和加工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是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命题表征和工作记忆结合的重要性,如:Schank(1975)研究因果关系组织的知识结构和时间关系以及实用关系组织的知识结构;命题表征和工作记忆在语篇理解的研究中贡献颇大,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加深对语篇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在语篇分析中,有学者利用信息处理模型的理论框架,对记忆策略也展开过许多研究,在信息处理模型中,记忆是信息处理模型中的核心部分,为了扩大信息保存的容量,工作记忆在信息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工作记忆可以把文本信息以组块(chunking)的方式,把原本独立的信息联系起来,组成新的有意义的信息,最后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以待提取,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一定量的语篇,要求学生对语篇进行加工处理,学生对语篇的命题进行加工,分析命题之间的联系,对命题组块来加强对语篇内容的记忆,最后教师让学生回述语篇的内容,记录学生回述的时间以及内容的完整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命题是语篇内容的组成部分,在语篇中已经成为了工作记忆的加工对象;另一方面,工作记忆对语篇以命题组块的方式,形成复杂的命题网络,从而加深对语篇的理解。

4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结合对口语教学的启示口语的输出是建立在信息输入的基础之上的,信息处理理论中指出,外界的言语刺激先是由视觉或者听觉进入到感觉记忆中,停留几秒后进入到短时记忆中暂时储存,而此时,工作记忆的加工功能对输入的信息命题以组块的形式形成新的命题网络,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已备日后提取,这就是二语习得中的输入,然后当外界的信息再次刺激到感觉记忆时,外界信息就会被输送到长时记忆库中与以前的知识进行匹配,匹配上的信息就会被输送至工作记忆中进行加工,对信息的命题分析,重组,形成新的命题网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言语的理解。而口语的表达就要根据头脑的意图,从长时记忆中选取适当的心理词汇,这些心理词汇被提取到工作记忆中进行命题加工,形成话语,这叫口语的输出。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有故事情节的语篇,让学生分析语篇的内容,主要是切分语篇的命题,把握命题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对语篇的内容作即时回述,当学生阐述文章内容越完整,文章衔接越具有逻辑时,那么口语的教学也就越成功。

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的结合,有利于扩大长时记忆的信息量,工作记忆的加工功能对信息进行命题加工,以语义的单位储存至长时记忆中,当口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前后有命题联系的语篇,让学生对语篇进行命题处理,再作回述,以形成新的语义知识。

总而言之,命题表征与工作记忆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学者可以对上述两者的关系开展一些定性定量的研究,以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院[1]Kitsch&vanDijk.Towardamodeloftextcomprehensionandproduction.PsychologyReview,1978,85:363-394.[2]Baddeley,A.D.Workingmemory:LookingBackandLookingForward[J].NaturalReviewsNeuro-Science,2003(10).[3]Miller,G.A.Galanter,E.&Pribram,K.H.PlanaandtheStructureofBehavior[M].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60.[4]ClarkHH,ClarkEV.PsychologyandLanguage[M].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k,1977.[5]Daneman,M.,Carpenter,P.A.InpidualDifferencesinworkingmemoryandreading,JournalofVerbalLearning&VerbalBehavior,1980.[6]Fortkamp,M.B.M.WorkingMemoryCapacityandFlunency,Accuracy,ComplexityandLexicalDensityinL2SpeechProduction[J].Fragmentos,2003(24).[7]周明芳,郑晶.工作记忆与文本理解相关性实证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0(1).[8]桂思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9]DowningPE.Interactionsbetweenvisualworkingmemoryandselectiveattention[J].PsychologicalScience,2000.[10]李毕琴,徐展,徐丽.工作记忆中的词长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05).[11]杨蕴慧.语篇理解中的命题表征理论及其发展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7).[12]金霞.工作记忆容量限制对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4).基金项目院项目名称:命题表征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经费来源:校级,项目编号:KY12020,该论文是此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院吴利波(1979-),男,湖南汉寿人,湖北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