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常规故障的排除及设备维护有效措施王炎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变电运维常规故障的排除及设备维护有效措施王炎民

王炎民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电量需求的急剧增加,以及供电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人们对于供电技术的要求也越发的重视起来。如何做到变电运维平稳进行,保证用电安全,保证系统故障的低几率发生,以及及时发现并且做好第一时间处理各种故障,避免停电事件对人们生活造成大规模的影响,这些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从根本上讲,加强日常管理与维护,进行常规故障排除,以及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变电运行的控制和维护为出发点,对变电运行中进行设备维护的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并且阐述故障的出现原因和排除方法,阐明要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从加强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入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排除;排除方法;维护手段

引言

变电设备运行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管理与运行操作电力设备,其主要特征包括:工作人员较为分散,存在集中管理难度;工作较为乏味繁琐,工作人员发生思想松懈的几率较高;设备维护工作量较大,易出现设备故障和异常问题。变电过程一旦出现较大的事故和故障,则易产生较为严重的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事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1故障排除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随着当前经济发展的日益提速,供电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因此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则成为了电力公司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人为、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来看,变电运行中供电设备以及系统会出现多种故障,如果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排除,其所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大大影响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在日常维护中应以预防的态度对待设备维护,将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作为日常维护的基本目标,尽力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从而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2变电运行中的故障分析

2.1普通故障维护

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变电运行故障有系统接地、PT熔断、断线等。在不直接接地或经消弧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出现以上故障时,调度监控中心会出现系统接地的报警信号。因为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母线辅助线圈是开口三角,且与电压继电器连接,当系统处于三相平衡的状态时三角电压约等于零,一旦系统出现故障,相电压平衡状态改变,从而导致系统报警。但是这种报警信号不能明确指出故障类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若一相电压降低或归零,其他两相超过相电压而不大于线电压,此时发出接地信号可认定是单相接地故障;若一相电压归零,而其他两相不变,此时发出接地信号可认定是高压熔丝熔断,而在相同情况下,若未发出接地信号,则可认定是低压熔丝熔断;若一相降低,其他两相超过相电压,或三相均超过相电压且有摆动,则可认定是谐振故障;若一相升高,而其他两相降低,则可认定是线路出现断线故障。

2.2针对不同的故障应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若为接地故障则应进行站内巡视;若是熔断故障应检查二次电压,以此分析是否出现高压熔丝熔断;若出现谐振故障则可通过瞬时改变设备运行方式来改变谐振条件,如瞬时并列或解列、瞬时拉合空载线路开关等;若判定不是站内设备故障,则应由汇报调度中心进行协调,并安排线路工作人员进行巡线排查。

3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智能变电站具有操作装置的智能化、信息的规范化、集成一体化等显著优势,是连接到智能电力网络,发电、变电、输送电能的主要构成内容,在智能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研发与运用,设备设施运维变为运维管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对智能变电站运行和操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大致体现在下述几点:

3.1增强运维管理

智能变电站对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系统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高,对应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重视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特别是二次系统的技术和运维管理,制定智能变电站调试、检验大纲,规范智能站改造、验收、定检工作标准,加强继电保护作业指导书编制和现场使用;编制完善智能站调度运行和现场运行规程,细化智能设备报文、信号、压板等运维检修和异常处置说明。

3.2提高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复杂,技术要求高对运维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加强继电保护、变电运维等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开展智能站设备原理、性能及异常处置等专题性培训,提升各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确保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理。

3.3加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建设组织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调试、验收、运维等环节存在安全管理隐患,认真组织开展现场勘察、风险分析和危险点预控,严格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召开好施工前安全交底会,施工单位、运维单位、厂家配合人员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严格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修编,确保符合实际,满足现场运行需要。

4检修变电设备裂缝

4.1磁粉检测法

磁粉检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①确定监测区域。为了确保磁痕的有效辨别,减少不利因素的感染,应对监测区域进行清洁,清除油漆、油脂、氧化皮层以及其它污物。②提升被测件表面的粗糙度,可用的方法有:机械加工、打磨。③涂抹反差增强剂于监测区域,增强磁痕与表面的反差。④对监测区域进行磁化处理,一边喷磁粉一边磁化。⑤观察监测区域,若有磁痕,则说明表明有裂纹,否者没有;为了进一步确定裂缝的开裂程度、具体位置以及形状,可借助放大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进行观察。

4.2渗透检测法

渗透检测法适用于被检件表面有开口缺陷的探伤,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也均可,比如塑料、钢铁、有色金属、陶瓷等,也能一次性全面检测形状复杂的缺陷,是磁粉监测的有效补充。但是,该方法无法监测出闭合性表面缺陷以及埋藏缺陷,此外,还存在灵敏度低、程序繁琐、成本高等问题。

4.3超声检测法

超声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以承压管材焊接接头超声检测为例):①确定检测面,并根据母材的厚度确定探测方法和探头的移动区域。探头的移动区域是检测面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检测区以及其两侧的区域,如图1所示。②对探测仪的灵敏度进行校验,然后进行逐批探伤,为了确保检查的效果,应定定期进行再校验。③记录检修缺陷回波幅度,并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进行比对,以比对的结果进行合格评定,验缺陷回波幅度低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为合格,否则评定为不合格。

超声检测可应用于承压容器、承压管道等厚度较大零件的内部裂纹监测,具有周期短、灵活方便、灵敏度高、人体无害、成本低等有点。不过,该方法不具备直观性,且对检修人员、被探板材、工作表面、探伤场地的要求较高,要求检修人员以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的缺陷辨别能力;要求被探板材的金相组织不会产生干扰回波;要求工作表面没有油污、水分、污垢以及其它污物,确保厚度均匀、光滑、平整;要求探伤场地没有强磁场、严重粉尘、强光以及强振动。

5结语

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关系到经济发展,是电力企业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维护变电运行的稳定性是电力企业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领导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身为电力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也要明白身上肩负的责任。了解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想好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更快更好的确保变电运行的平稳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陈鑫,李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调试方法研究及其应用[J].电子世界.2016(16).

[2]周良胜.浅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低碳世界.2016(25).

[3]杨焕球.变电站运行常见的故障处理与防范措施[J].通讯世界.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