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养结合治疗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社区医养结合治疗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李文兵

李文兵(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0023)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92-02

【摘要】目的用医养结合模式治疗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动能力。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关怀、生理护理、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通过有效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因医养结合减少病人负担,病人能主动配合治疗,临床病人大多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结论社区卫生服务采取医养结合治疗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病人能有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社区医养结合治疗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

在社区老年人疾病中,股骨颈骨折病人较为常见。这类疾病因治疗周期长,各种费用相对较高,给病人和家庭都造成一定的负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面向社区的服务单位,虽然设备和医疗水平不能和大医院比,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医养结合方式治疗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病人,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我中心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60—86岁,经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现将具体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医养结合治疗护理

针对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病人恢复期长的特点,在卫生服务中心内专门用二层楼设立康复养老院,让处于治疗恢复期的患者既享有专业的治疗护理,同时康复养老院还配有护工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如洗漱、进食、排便等。康复养老院以保本运营为主。这样,减轻了患者亲人的劳苦,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2.注重环境建设,加强心理护理

2.1康复养老院为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室内配有电视机、呼叫器等,让患者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患者感到舒适、心情舒畅。

2.2由于患者愈合期长,生活不能自理,故其心理负担重。护理人员主动关心、照顾他们,理解、同情他们的感受,让他们很自然地在心理上感到温暖。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结合病情,耐心细致地讲解治疗和康复知识,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持续皮牵引和骨牵引两种方法。

3.1皮牵引护理

注意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动或脱落,有无胶带过敏。鼓励病人取半卧位,应鼓励患肢股四头肌肉的收缩活动。如用下肢牵引带牵引,在骨突部分垫棉垫,注意检查松紧度,观察骨突部位有无受压,肢端的血运和感觉运动情况。

3.2骨牵引护理

常用胫骨结节处骨牵引。护理上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腓总神经损伤症状,如足背伸无力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预防针道感染,保持针眼清洁干燥,每天用75%酒精消毒针眼处1~2次。防止牵引针左右滑动,将牵引针稍折弯,用橡胶小瓶塞从牵引针两端穿入,卡于牵引针进出皮肤两端。牵引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牵引力线与患肢轴线一致;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骨折复位后重量相应减轻作持续牵引,避免重量太轻或过重,造成骨折移位或过牵,力求保持牵引有效,滑轮要灵活,牵引锤要悬空。

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对于老年非手术股骨颈骨折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及牵引,易引起一些并发症,临床上应加以预防。

4.1预防肺部感染

老年病人心肺功能较差,卧床时间长,极易引起肺部感染,肺不张。因此,行牵引的病人,宜采用低坡卧位。鼓励患者每日定时利用牵引架拉手抬起上身,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适当翻身用手掌拍击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抗炎化痰药物雾化。

4.2预防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极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注意会阴部清洁,清洗会阴部,并用0.1%洗必泰消毒尿道口,2次/日,多饮水,稀释尿液,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

4.3预防褥疮

老年人皮肤松弛,弹性差,卧床时间长,翻身困难,因此骶尾部,足跟易发生褥疮。预防褥疮方法:

4.3.1减轻局部压迫,使用海绵垫或气垫,经常改变体位,至少1次/3h,翻身时,向健侧翻5~1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并呈一直线,将枕头放于腿下并支持背部,教会病人自主翻身。

4.3.2减轻局部物理性刺激。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减少局部刺激,避免潮湿等局部刺激。

4.3.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穿防旋鞋,足跟部垫棉垫每日用温水洗足2次,并按摩足跟与背部。

4.4预防便秘

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肠蠕动慢,不习惯床上排便等。因此,极易发生便秘。需向病人讲解床上排便及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确保大便通畅。

4.5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老年患者常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已有血管内膜损伤,再加上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呈高凝状态,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包括:

4.5.1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指导病人早期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主动活动踝关节,并帮助按摩患肢。

4.5.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老年病人骨折前已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宜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4.5.3定期做床上擦浴,以促进血液循环。

5.预防肌肉萎缩

适时锻炼防肌肉萎缩,关节固定时间久了,肌肉老是不动会萎缩,肢体慢慢变细、无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骨折复位后4~5天,肿胀开始消退之际,就要开始功能锻炼。在伤情许可、不影响肢体固定的前提下,尽量活动身体未固定的每一部分。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习惯而异。

参考文献

[1]马春燕.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对策.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

[2]余秀芹,汤优良.牵引患者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骨伤,1998,1(2).

[3]阎金玉,杨丽华.下肢骨折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1997,12(1).

[4]耿丽华,金芳.骨科创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5).

[5]董霞,梁文,田俊英.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褥疮发生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8).

[6]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