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

李兴华

李兴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杨寨中学255185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日常成语相结合,从而充分说明生物学是一门实践科学,生物知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生活实践中去。

关键词:生物教学知识生活实践

初中生物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缩小学生与社会、课程与生活实践之间地差距,真正体现学习是生活实践的组成和需要,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和负担。这说明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是要从生活实践中来,还要回到生活实践中去,使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能真正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所以,我们在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几点做法。

一、将生物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

生物知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是学以致用的直接体现形式。尤其是我们在农村中学教学,教学主要对象都是农村的学生,更应该注重生物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中有很多知识都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如在讲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我就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农作物增产的措施有哪些?农民给农作物除草松土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农作物和大棚蔬菜要增加产量,从生物知识理论上说,就是要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所以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给大棚蔬菜增加二氧化碳,增加光照,在夜间降低温度等措施来提高产量;同样合理密植也可以使作物之间互不遮挡,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使产量增加。而给农作物除草是因为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与农作物争夺阳光、肥料。除草可以使能量和肥料流向农作物,给植物松土则是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作物的根部很好地进行呼吸作用和植株对肥料的吸收。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联系,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

二、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

初中生物知识,很多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如果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毫无疑问会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生物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这个单元时,可以将一些难于理解的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在学习人的营养时,可以结合部分学生不吃早餐或不重视早餐的营养这个问题让大家讨论: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的同学,往往在上午第二节课后,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现象,试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需随时从血液中获得葡萄糖。早餐不吃或吃得不好,在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降低而得不到补充,脑组织和身体各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因而出现上述现象。这样,不仅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吃早餐的生活习惯。

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有些同学出于好奇开始偷着吸烟、喝酒,那么我在讲到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的时候,让学生知道吸烟和喝酒的害处,他们都积极改正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通过这些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应该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

三、将生物知识与成语结合教学

成语作为一种简洁的语言,其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知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使学生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可以联系社会生活实践,体现生物新课标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成语,能够形象地解释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山不容二虎”,从语文的角度解释,是两只凶悍的老虎不可能在一座山上生存。但从生物的角度理解,是老虎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太高,当能量流到老虎这个营养级时,已经不能满足两只或更多老虎的生存。“作茧自缚”是学生常见的贬义词,然而里面却包容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其中既有生物的变态发育,同时也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作茧”是对蛹自身的保护,是为自己变态为成虫做准备。又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惊弓之鸟”等成语,充分体现了神经调节中的“条件反射”。“红杏出墙”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移花接木”则可以用于植物的营养生殖方式。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来繁殖花卉和果树。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充分吸收水和矿质离子,使二者最大限度地参与生命活动,保证植物茁壮成长。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构建了和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学中如果能够经常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生物知识、技能去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即创设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境界,学生就会感到科学的价值、知识的力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