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经验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经验与体会

张旭芳

北京中兴恒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是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旨在通过对工程预、结算等建筑工程造价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发现并纠正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减少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浪费或资金损失,从而保证项目造价目标管理的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虽然仅仅是审核,但确和造价编制一样,是一项需细致入微、工作面广的工作。然而在工程审核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对工程造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笔者通过十余年工作实践经验,通过对大小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本文重审了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内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单价套用的合理性和费用计取的适用性),指出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对实际工程造价管理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对工程造价审核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经验;体会

1、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内容

1.1审核内容

工程造价审核的内容包括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单价套用的合理性、费用计取的适用性等。在施工蓝图和地勘报告的基础上结合会议纪要以及工程变更签证等资料,按照合同内容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核实。

1.2工程量计算准确性审核

工程量的计算虽然有规则,但是实际操作中某些细微的地方每个人的处理和计算方式都会有差别,加上个人不同的工作仔细程度和对规则理解。因此,同样的工程,同样的建(构)筑物,同样的构件,算得的工程量结果数据是不一样的。

对工程量计算结果数据的误差一般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一般情况下,下家往上家报的数据正误差较多,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正误差常表现在实际室外标高低于设计室外标高,计算时仍按施工图进行计算;楼地面和墙面的孔洞、局部沟槽所占面积未扣除;未按实际工程施工情况对砖墙中构造柱、圈梁或过梁所占体积进行扣除;钢筋计算常常不扣除钢筋保护层或保护层厚度取值错误;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等;正误差表现在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或对计算项目的遗漏,因此对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首先要明确材料或构件的计算范围,如砖石工程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混凝土工程中柱高的划分、梁与柱的划分、主梁与次梁的划分等。其次是分清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的限制要求,如层高大于3.6m时,顶棚需要装饰方可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方可计取支模超高增加费。三是应仔细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相符,防止计算错误。另外,对签证的工程量的审核和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不同的是,签证是临时增加的工程量,特别是涉及到隐蔽工程,需要及时对签证工程量进行现场审核,做到实事求是,合理计量,并结合合同要求明确是否可以签证,杜绝和防范不合理的开支。

1.3单价套用的合理性审核

工程造价定额是地方政府不定期发布的计算准则,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任何造价从业人员使用都必须严格执行它的计算和套用规则,不能随意改变(即使有相对不合理的地方)。在审核套用定额单价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3.1对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

首先要注意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施工图要求是否一致,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钢筋等级、混凝土标号、水泥砂浆比例)等。其次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如块料面层下找平层;沥青隔气层下的冷底子油,沥青卷材防水层;预制构件中的预埋铁件;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内容。在采用综合定额的项目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特别是项目工程与总包及分包都有联系时,往往容易产生工程量的重复。另外定额主材价格套用是否合理,对有最高限价的材料的定额套用的规定等。如花岗石、大理石、木地板、外墙装饰板等,主材价格未超过最高限价的,按定额规定,以预算价进入直接费,按实计补价差;主材价格超过最高限价的,则以最高限价进入直接费,按实计补价差。

1.3.2对换算的定额单价的审核

除按上述要求外,还要根据合同内容弄清楚允许换算的内容和方法,换算内容是否含人工、材料、机械或者部分,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单价的准确性。

1.3.3对补充定额的审核

主要是检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及机械台班单价是否合理。

1.4费用计取的适用性审核

取费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结合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投标文件等来确定取费费率。审核时应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地方造价管理部门会不定期发布补充文件);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部分工程存在争议);费率计算是否正确;价差调整的材料是否符合文件规定。如计算时的取费基础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为基础。对于费率下浮或总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时要根据合同要求特别注意变更或签证内容是否同比下浮等。

2、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工程造价审核制度或意识

部分业主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造价审核的意识相对薄弱,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审核制度;而有些单位只注重形式(特别是国有企业),表面上有了完整的工程造价审核制度,然而并没有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去,使得工程造价审核制度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还有些单位的工程造价审核制度不完善,设计不合理,缺乏长期、有效的实行机制。一些施工单位低价中标后不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发挥技术优势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通过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以及利用计价规则多计工程量等方法来提高利润,因此给业主和总承包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正确审核造成很大障碍。

2.2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先决条件。由于各种原因某些造价人员没有深入、详细地踏勘现场,对现场情况缺乏了解,且未对设计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对周边地方资源可利用程度把握不准,编制报价时不进行对比分析而直接套用信息价,以致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础,从而导致送审资料不全、可靠度不高。另外,有些小项目甚至政府施压的大项目,并没有按正规程序进行招投标,施工前意向性的确定了单位,然后增补流程,且属于边设计边施工的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造成太多的变更和签证,增加了重复性的工作,造成大量的浪费,使得结算造价超出了合同的预算造价或概算造价。

2.3造价文件编制不完善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导致造价文件编制中不断增加补充的项目和内容,致使造价定额或补充定额含有较多的不合理性,高估冒算现象在结算时较普遍,甚至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收入,采用多计建筑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地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另外,由于建筑工程造价构成项目多,且变动频繁,使计算程序变的复杂,很容易造成核算错误,如果合同未能充分考虑主要材料价格的变化,就必然导致工程结算存在很大争议。

2.4成本控制依据缺乏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一般工业产品成本控制有很大的区别,其管理的对象只是一个工程项目,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成本控制依据应该有所差异。因而,如何针对单体工程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十分关键。但很多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有些只是简单地凭经验在中标价的基础上降低一定的百分率确定目标成本,而忽略了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实施期间的价格水平以及工期的要求。

2.5造价审核管理体制的缺陷

一些施工企业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为能够中标,在工程量清单编制或报价过程中有意漏项,并对预算进行刻意的压低。同时,招投标两方造价人员在工作期间缺乏沟通,凭经验处理问题,使得工程造价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误差。

2.6其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之下,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一大因素。如环保关停导致的短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大范围政府应急工程导致的材料价格陡涨和速降,使得政府发布的指导价与实际采购价格有非常大的差距。

3、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经验和体会

3.1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根据不同的审核环节和事项,考虑工程造价审核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依据工程项目结构、规模,并结合成本与效益,制定符合各自专业特点的审核质量规章制度,明确职责权利,建立完善的激励措施。各专业人员在实施过程中需相互配合、互相协商,这就要求规章制度在具有操作性的同时,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仅是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根本保证,而且还能推动造价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

3.2进行科学编制造价文件

根据编制工作的要求,专业化审核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水平,要提前进行预结算,满足系统要求。出于合理性方面内容分析,编制的内容直接影响预结算工作编制的合理性,如果施工单位不重视,或者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对员工要求不严格,则导致编制的内容失去合理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上级主管单位和施工单位要积极参与到编制中去,将造价审核管理工作落实。

3.3加强材料采购价格的控制

同一建筑材料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导致市场价格差异较大,执行时弹性较大,如果单单按地方建委定期公布的指导价格计价,难以对工程造价做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大部分,因此,加强材料来购价格的监督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在工程结算审核实践中,由于公布的指导价材料缺项,规格、品牌与实际采用的材料不相同,采用指导价计价不能真实的反映工程造价,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变相抬高工程造价,所以,建设单位应专门设立材料采购组,对用量大、价格高的材料先深人市场了解掌握市场行情,对生产厂家和供应商进行考察后再选择两三家实力较强的厂商进行议价,实行集体定价的制度。

3.4认真学习合同和技术资料

建设工程所采用的工程造价计价以定额计价为主,以市场信息价和实际询价等形式为辅,采用招投标或询价的方式选定目标单位。在这样多种计价形式并存的阶段,对合同文件的充分了解是决定整个工程造价应如何审核的关键,也是作为一名工程造价审核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技术资料是审核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造价审核必须在施工图和竣工图的基础上结合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会议纪要等资料,按照定额及法定的计价文件进行审核。其中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是核心主导文件,是确定发包和承包方责权关系的法定文件,也是双方进行工程结算的法律依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应统一内容,否则会导致结算审核中的纠纷和争议点。因此,工程造价审核首先要全面学习和熟悉上述各种技术资料。

3.5选择正确的审核方法

建设工程工程量大、周期长,具有多次计价等特点,采用合理的审核方法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将决定后续各级单位和部门审查的速度和质量。工程造价审核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和经验审核法等各种方法[1]。全面审核法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合同、取费计价的规定及相关文件资料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等;重点审核法是抓住对工程造价影响比较大的项目和容易发生差错的项目重点进行审查;对比审核法是把一个单位工程按直接费与间接费进行分解,然后再把直接费按工种和分部工程进行分解,分别与审定的标准预算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就是把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审查相关联分项工程量;经验审核法是根据以往审查类似工程的经验,只审查容易出现错误的分项工程及费用项目,采用经验指标进行类比。在进行工程造价审核时,由于工程的建设规模、实施难度、工期紧张程度不同,应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多种方法相结合,灵活使用,一般情况下是以全面审核和对比审核为主,从而保证通过工程造价的审核,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6造价审核需深入工地

从事工程造价审核的人员通常不在工程现场,一般情况下对工程情况可能做不到全面了解,而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竣工图不可能面面俱到,逐一标明。因此在工程量计算阶段必须深入工程现场核对才能做到相对准确无误。据了解,有经验的审核人员往往是先查阅所有资料,再粗略地计算工程量,发现问题,出现疑问逐一到工地核实,或者直接进驻工程现场工作。

4、结语及建议

建设工程造价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作为工程造价审核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识图、计量、套定额、换算、取费、汇总等常规工作,还要加强经济、商务、法律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在市场调查、经济分析和风险防范上多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纠正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随时随地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政策文件规定。只有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才能应对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类型、复杂多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利尧.审核方法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9,(12).

作者简介

张旭芳(1985-),工程师,北京中兴恒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