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率评价

陈永利

龙胜各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陈永利

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致残、致死率,同时患者伴有瘫痪、抑郁、失语等症状,明显加重了家庭、社会负担[1-2]。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领域“中风”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痰、瘀、风、火、虚等有关,中医治疗主要以“补气活血、化痰开窍”为原则,补阳还五汤是当前临床治疗中风的经典方[3-4]。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6年11月至2018

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例数=50)、研究组

(例数=50)。研究组女性22例,男性28例,年龄在43-79岁,平均年龄为

(63.62±5.14)岁;发病时间在7-70h,平均时间为(38.52±6.25)h。对照组女性23例,男性27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为(62.86±5.04)岁;发病时间在8-69h,平均时间为(38.67±6.21)h。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均满足《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5]中对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的诊断标准,均经MRI/头颅CT证实。

③签字“知情同意书”。④发病时间在72h之内。⑤均为首次发病。

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者。②合并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③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④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脑保护、降脂稳斑、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补阳还五汤(药物剂量随症加减):黄芪60g、桃仁6g、川芎10g、红花10g、赤芍10g、地龙10g、当归12g、天麻10g、白术15g、茯苓15g。气虚者:加太子参15g、党参15g。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30g。肢体麻木者:加伸筋草15g、木瓜15g。每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早晚餐后2次服用,连续用药14d。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估治疗效果:①NIHSS评分减分率在90%以上,意识清醒、可独立行走为显效。②NIHSS评分减分率在60%以上,89%以下,肌力改善2-3级为有效。③NIHSS评分、肌力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①②之和,除以总例数[6-7]。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临床疗效)表达形式为[n/

(%)],使用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80.00%)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60.00%)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n=50)17(34.00)23(46.00)10(20.00)40(80.00)对照组(n=50)11(22.00)19(38.00)20(40.00)30(60.00)---4.7619P---0.029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因此降低血液黏度、降脂是改善病情的关键[8]。中医认为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是气虚血行不畅,导致络塞血瘀[9]。本研究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本研究结果与胡雄伟等[1]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在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有效性较高。分析原因如下:本文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量较大,可大补脾胃之气,促使气血旺行,祛瘀的同时不伤正气,辅助赤芍、川芎以及当归可活血合营,同时联合地龙、红花以及桃仁,可发挥显著的活血通络功效。加天麻熄风定惊,白术燥湿健脾益气以提正气,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以行药力。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黄芪可有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避免其堆积在细胞中,防止钙离子超载,加快血浆纤维蛋白溶解,起到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川芎可预防脂质过氧化,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OS(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红花可增加组织灌注量以及血容量。赤芍以及桃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地龙可改善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消炎、增强免疫力等作业。白术能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纳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信赖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段保亮.加味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9):33-34.

[2]杨姣玲.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0):104-105.

[3]叶思文.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5,31(10):45-46.

[4]雷云江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1):155-157.

[5]高长玉,吴成翰,赵建国,等.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36-144.

[6]金大玉.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58-59.

[7]顾峰.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3):156-158.

[8]董雯李保玉,屈园利.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Meta分析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580-585.

[9]李坤买.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4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4):100-101.

[10]胡雄伟,周晓琼.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4160-4162.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