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于小贺

关键词:医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

据统计,我国医药企业4900多家,生产出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约80万吨/年。医药制造业是一个污染成分复杂、环境影响严重的行业,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固废给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影响。2013年,环保部督查的178家医药制造企业中有18家环境违法问题突出,“三废”超标排放问题严重。因此,医药企业应积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重视医药项目环保工程设计,落实环保“三同时”,为医药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决策提供指导。

1、医药类项目环评内容及方法

1.1污染源强分析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医药类项目工程分析内容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物料衡算分析和污染源强分析,其中,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是物料衡算和污染源强分析的基础,通过充分分析生产过程所需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及设备,了解生产过程中所产生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排放方式。例如,某些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长,反应步骤多,同时伴有大量的副反应,在每步反应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多次精制,最终产品的收率仅为10%左右,在此过程中所用的大量原辅材料转换成了“三废”,成为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污染物处理工艺分析

医药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包括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治理及利用分析。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在环评阶段,根据污染物产生源强,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充分论证污染防治设施的经济可行性及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是造成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医药工程项目环评时,要对医药企业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多方比选,充分论证,确保污染防治措施经济可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1.3现状评价法与预测评价法

1.3.1现状评价法

医药类工程项目选址是否可行,是否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是否突破环境质量底线,首先是要做好现状的分析评价,了解区域是否有环境容量满足该项目的建设。现状评价法主要包括: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灰色数学法,等等。现状评价法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其中,环境现状评价大多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式中:P—污染物质的污染指数;K-评价因子种数;Ci—污染物质实测浓度,mg/L;Li—污染物质标准值,mg/L。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结果直观、易被理解等优点。

1.3.2预测评价法

预测评价法,根据医药企业当前的污染物种类、流动范围等污染状况,预测污染区域范围及分布情况,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并提出针对性地防治措施。其中,水环境预测评价多采取二维模式,如S-P模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常采用AERSCREEN模型、AERMOD模型、ADMS模型及CALPUFF模型等,根据大气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噪声环境影响预测采用距离衰减影响模式。预测评价法应以当前数据为依据进行预测。

2、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2.1物料平衡

利用质量及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医药类工程项目的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及水量衡算等。

其中,1)∑G投入—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2)∑G回收—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回收系统的物料总量。3)∑G处理—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所流失的物料总量。4)∑G转化—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被转化及分解的物料总量。5)∑G产品—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系统中产出的产品及副产品物料总量。在计算医药类工程项目工程分析中的物料平衡时,应确定原料转换率及回收率;结合企业的生产规模,根据产品基准或小时产量为基准进行平衡计算;计算物料时应综合考虑损耗分配;根据基本操作推算医药类工程项目的物料理论值,参照实际投产中的医药类工程项目计算出产品产量等等

2.2污染源强核算

根据医药类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以及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产污环节图、污染物产生量及医药类工程项目具体的防污措施计算出“三废”的产生源强核具体的排放,并据此计算出项目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及削减量。污染源强的核算应分别计算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情况下的项目污染物产污情况。目前,计算医药类工程项目的污染源强的核算方法较多,既有物料衡算法、经验排污系数法、类比法,以及资料复用法、实测法等等。其中,1)物料衡算法:∑G原料=∑G产品+∑G流失。其中,∑G原料表示医药类工项目所投入的系统中的原料总量;∑G产品则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系统生产后的产品及副产品的产出总量;∑G流失表示医药类工程原料的流失量。2)经验排污系数法:A=AD×M。其中,A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中的某项污染物产生或排放总量;AD则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中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产生或排放的定额;M表示医药类工程项目的产品总量等等。3)类比法。就是将拟建医药类工程项目与已经医药类工程项目进行比较,获得污染源强的一种核算方法。应用类比法需要估算对象与对比对象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4)实测法,就是通过实际测量“三废”。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实测法是通过实际测定获得具体数据,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2.3污染防治措施

医药类工程项目建成后在实际运营期间会产生复杂多变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因此,在工程分析过程中提出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应体现出医药类工程项目污染物的物理或化学特点,并合理作出选择。因此,医药类工程项目环评中根据工程分析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应本着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以及运用的可靠性和技术方案的稳定性等等。既要做好前端预防,也要积极推进生产环节的清洁工艺,和后期的末端治理相结合。

2.4平面布局合理性

医药类工程项目在投产后其工艺流程相对较为复杂,且涉及到的医药类工程产品种类众多,有毒有害物质容易发生泄漏而给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要保证其环境敏感点的安全。通过工程分析,要保证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及安全防护距离达标;要立足医药类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状况合理做好医药类工程项目的车间及设备位置。若涉及到周边居民搬迁的医药类工程项目,还需要分析项目拆迁安置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5工艺流程分析

医药类工程项目的工程分析应在详细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明确医药类工程项目产品的原材料,以及投产后获得医药类工程产品等,具体的工艺流程及工序,获得项目的具体工艺流程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道工序,尤其是要注重污染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及部位,形成该医药类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为做好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结束语

医药类工程项目环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工程分析,将工程分析贯穿于环评以及医药类工程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的全过程,并针对医药类工程项目的工程分析,不断优化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环境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董重,胡斯翰,王冲,陈鉴鉴,顾欣欣.现阶段医药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147-148.

[2]陈祥,李静,张雷.医药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2):19-20.

[3]刘小昌.环境影响评价在医药类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06):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