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教学模式在实习护士生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教学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两种教学模式在实习护士生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教学的应用探讨

鄢玲钰

云南省昭通卫生学校鄢玲钰

关键词:CBL联合PBL教学;实习护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性护理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5至2018年6月间在某医院实习的临床护生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男生22例,女生78例,年龄21~24岁;选取某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患者200例,将自愿参与该科研项目的100例患者做为实验组,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为(74.2±5.1)岁;随机抽查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患者纳入标准:都是我科确诊的COPD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自愿参与该科研项目。排除标准:COPD患者;患者或家属拒绝配合。实习护生纳入标准:纳入的实习护生均为大专、本科生。

1.3方法

(1)临床带教模式:

对照组护生以常规的教学形式幻灯授课(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床旁指导为主。

(2)实验组护生则采取联合CBL和PBL两种教学模式,同时运用QQ、微信平台教学的方法学习相关内容。

具体方法如下:(1)延续护理主要形式:患者出院后1~4周内进行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随访,对重点患者进行社区家庭访视指导。(2)延续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康复情况、心理状况实施指导及监控,如:居家休息、饮食、戒烟等;用药指导:重点讲解坚持用药及吸入剂应用的注意事项;肺康复方法指导:呼吸训练器的正确使用、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活动、长期家庭氧疗、复诊等注意事项。同时解答患者的问题,征询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等。

1.4观察指标

(1)对护生进行评价:

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COPD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理论及操作实践的入科、出科考核。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掌握延续护理能力的影响。调查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2)对患者进行评价:

用George呼吸疾病询问表,共有三个方面:呼吸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等)共8大题,37分;活动受限(穿衣、家务、游泳、户外活动等)共2题,14分;疾病影响(社交、焦虑、不安全感等)共6题,37分。每一部分的分值为各部分阳性选项的得分之和,总分分值为全部阳性选项得分之和,分值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入出科平均考试成绩的比较

两组护生的入科理论考试成绩及操作实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的延续性护理及出科理论考核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生教学满意率的比较

实验组护生在教学满意度调查中对能力提升以及教学方法、带教方式方面的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COPD患者George呼吸疾病询问量表比较

实验组患者每一部分的得分总和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复住院率及复诊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复住院率及复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PBL与CBL教学方法的特点是重视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为护生提供了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促使护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并提出满足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并且将学会的健康教育技能通过示范健康教育方式落实到所负责的患者身上。COP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的肺部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高达8.2%,约有4000多万人罹患COPD,每年有数以百万的人死于该疾病,致残人数近千万,COPD已跃居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2,3,6,7]。社区COPD患者每年平均住院(6.10±2.61)次,每年住院时间平均(51.65±15.91)d,直接经济负担约占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4[8]。由于COPD患者气道的气流受到限制,使得患者的呼吸日益困难,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又因为患者的体质一般比较虚弱且COPD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9]。因此其防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联合CBL和PBL两种教学模式,同时运用QQ、微信等现代化信息平台,加强实习护生对COPD患者出院进入社区后的延续性护理教学,研究表明实验组护生的延续性护理及出科理论考核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护生在教学满意度调查中对能力提升以及教学方法、带教方式方面的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也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OPD患者中实验组生活质量提高,复住院率、复门诊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实习护生联合CBL和PBL两种教学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进行延续性护理教学,提升了其对COPD等慢性疾病的延续护理以及护理水平,与此同时,建立起学校、医院和社区三位一体教学实践的模式;着力拓展了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现代复合新型、实用型护理人才,为将来慢病管理进入社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住院率和复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楠,付春敏.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8,19(14):1294-1295.

[2]何荣玉,祝春芳,宠会茹,等.延续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26(20):6-7.

[3]王晓佟,田秀丽,张海艳,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冲华护理杂志[J].2018,43(6):485-489.

[4]祭双,张明明,冯春田.中专实习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8,1(2):79-81.

[5]高玲,张莫言,曹思会,等.跨机构的连续性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25(3):572-574.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