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病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品管圈在降低病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中的应用

苏浪谭建英张湘连田佩君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湘潭410011)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活动主题,调查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对比活动开展后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认识明显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增强,锐器伤发生率有活动前36.3%下降至6.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推动了密闭式防针刺伤输液用具的使用、改装了治疗车,锐器盒随车携带、自制掰安瓿装置等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了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有效降低了锐器伤的发生,也增加了团队凝聚力和责任心,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锐器伤发生率;医务人员;应用效果

锐器伤[1-3]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玻璃安瓿等造成的伤害,锐器伤是床工作中常见的意外伤害,美国职业安全防护与卫生研究所有报道指出,全球每年有约40万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据2016年医院感染监测官方网站数据统计,锐器伤发生率为31.73%,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统计,医疗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疾病传播最危险的传播途径,有20种病原体可经锐器伤传播,一旦感染,对医务人员、同事及家人将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可见,医务人员锐器伤是我们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品管圈[4-6]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愿参加、自主参与的原则,由数人(一般为6-10人)为一圈的团体,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通过脑力激荡法,集思广益来解决工作场所中存在的问题。我科于2018年2月-7月开展了以“降低病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8年2月5日,阳光圈开展第三期活动,寓意我们要像太阳一样,无私地散发着光和热,不仅照亮自己的人生,也温暖他人的心田,充满着活力,去奉献,去奋斗。成员共8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师2名,住院医师1名,通过投票选举产生圈长一名,护士长为辅导员。

1.2方法

1.2.1选题:8名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工作中的问题点,对四个备选条目按5,3,1评分法从急迫性、可行性、圈能力及上级政策四个维度进行打分,所得分数总和即为每一个备选主题总分,第一顺位降低病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本期活动的主题。确定活动主题的衡量指标=锐器伤发生例数&pide;病区医务人员总数*100%。

1.2.2计划拟定活动时间为2018年2月至7月,共计召开圈会12次,明确活动内容、活动日程及人员分工,并绘制甘特图。

1.2.3现状调查:制作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表,获取临床第一手资料。发放调查表共计120份,回收106份,根据问卷调查,2月19日至3月11日共计调查106人次,在过去的半年内发生锐器伤36人次,锐器伤发生率为36.3%。查检结果被针头刺伤17人次,玻璃割伤11人次,缝针刺伤5人次,刀片割伤2人次,其他原因1人,绘制出柏拉图,明确针头刺伤、玻璃刺伤为本期活动改善重点。

1.2.4目标设定《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中,指出医务

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要下降≥20%,根据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目标值=36.3%-(36.3%*77.78%*90%)=10.9%。

1.2.5解析召开圈会,围绕针头刺伤、玻璃刺伤两个改善重点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并将分析结果整理,绘制出鱼骨图及关联图,8名圈员按照按照5,3,1进行评分法,对所有小原因进行评分,≥32分为本次活动主要原因。共找出八大要因:1)职业防护意识淡薄;2)徒手分离和处理锐器;3)未带手套进行操作;4)无防锐器伤相关工作制度;5)未使用安全型针具;6)操作台面凌乱;7)锐器盒过满;8)防护用具少。要因不一定就是事件的本质,我们按照“三现法则”返回临床对要因运用现场访谈、现场调查、文献查证等方法,逐一进行验证,设计查检表,并汇总,绘制柏拉图,得出真因根据“80/20”原则,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未使用安全型针具,防护用具少,锐器盒过满为我们本期活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点,同时,圈员们群策群力,运用冰山图找出了本次活动存在的关键问题点,其中:未使用安全型针具、防护用品不足为治标问题,治本问题是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1.2.6对策全体圈员通过脑力激荡、头脑风暴法,追根溯源,认真分析其根本原因,讨论实际可行的对策,共计提出15条实施对策,制作5W1H表格,圈员们依据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对策拟定评价,评价方式是按5,3,1打分,圈员总计8人,总分120分,分数96以上为可以实施的对策。

1.2.7对策实施:

1.2.7.1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活动前: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掌握不全;处理锐器不规范,徒手操作,未使用防护用具;未建立奖罚机制,起不到警示作用;科室设专职质控员,护士长不定期督查操作行为规范。对策内容:对全科医务人员再次培训手卫生、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并考核掌握情况;制定防锐器伤九大禁令,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修订绩效考核制度,将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引起全员重视;完善三级质控体系,质控员、护士长交叉互查,持续改善工作质量。通过以上对策实施,职业防护依从性从改善前的33.3%上升到了91.4%。为有效对策。

1.2.7.2未使用安全型针具活动前:密闭式留置针医院设备库房有,但由于对锐器伤的认识不够、成本控制等原因使用率不高;使用留置针输液,穿刺成功后需将一次性输液器钢针插入针帽;输液毕拔针后分离针头。对策内容:改变管理理念,并将无针输液的理念让每个人都知晓,并大力宣传;产科病区统一领取密闭式留置针;推广无针输液;通过以上对策实施,安全型针具使用率由活动开展前20%上升至100%。经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

1.2.7.3防护用具少活动前:科室备有口罩、帽子、手套、纱布等物品,但掰安瓿均为徒手,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锐器盒旁未配备处理锐器的镊子、钳子;锐器盒放在治疗车底层,距离远,不便于处理锐器;每月有督导,但未及时追踪落实情况。对策内容:要求严格按医院职业防护管理规范配备齐全的防护用具;治疗室备纱布;自制掰安瓿装置、购买防安瓿伤防护用具;改装治疗车,将锐器盒放置在治疗车上层侧面,便于处理锐器,减少二次分离所带来的风险;每个锐器盒旁备2个钳子或镊子,严禁徒手接触锐器;明确科内一、二级质控,存在问题必须在48小时内整改到位,未执行者扣除科室当月绩效。通过以上对策实施,查病区防锐器伤用品齐全,治疗车已全部改装完毕,12个锐器盒旁均配有钳子或镊子,为有效对策。

1.2.7.4锐器盒过满活动前:无专人管理,工作忙时未及时倾倒;未养成良好习惯,超过限高线2/3未立即更换锐器盒;偶有库存不足,无锐器盒使用的情况。对策内容:纳入交接班内容,班班交接,由主电班上、下班前5分钟检查一次,锐器做到日产日清;严格执行6S规范,设红色限高线,清晰、明了,及时更换;每周一常规清点库房,领取所需物资。

1.2.8效果确认

1.2.8.1有形成果对策实施2个月后,2018年6月11日-7月15日,我们再次对12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锐器伤的发生率为6.66%。锐器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由活动前36.3%下降至6.66%,降幅为29.64%。

1.2.8.2无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从思想上引起了重视,能自觉执行防锐器伤工作制度,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经常在一起开圈会,共同讨论,在互相学习中增进了了解,无形中团队合作精神、凝聚力提高了,QCC成员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团队凝聚力、个人创新思维、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品管手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高涨。

2讨论

本期品管活动主题贴近临床,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为可贵的是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让参与科室的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认识得到提高,防锐器伤的意识提高,并且切实的改善了我们的执业环境:推动了密闭式防针刺伤输液用具的使用、改装了治疗车,锐器盒随车携带、就地取材,自制掰安瓿装置等。我们在收获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是我们下阶段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现状把握阶段:只分析总结了锐器伤的发生因素及发生率,未追踪锐器伤是否虑及时上报,反映的情况可能不太全面;解析部分:对人员因素考虑过多,分析问题不够深入;所有的对策都是同时实施,不能明确是哪一对策产生的效果等,这些是我们需要去改进的地方,我们将在下一期活动中努力去完善我们自己、改进自己。

3、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环节,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了锐器伤的发生率,确保操作安全,适宜推广。本次活动提升了圈员综合素质,不仅能改善医疗工作环境,降低医疗管理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率,而且能增强医务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还能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士气。

参考文献

[1]助产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措施[J].戴淑艳.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6).

[2]护工管理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J].宋巧仙.护理与康复.2008(08).

[3]消毒供应室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莫元雪.中国医药指南.2011(29).

[4]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门诊退药中的应用[J].韩兆欢,吴庆涛,姚志祥,孔超.儿科药学杂志.2018(05).

[5]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实践与体会[J].赵晶梅.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3).

[6]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蔡瑞媛,吴婷,曾玉婷.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