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是用人的艺术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校长应是用人的艺术家

张之康

张之康甘肃省民乐县永固寄宿制小学734508

校长的用人艺术,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有句民谚说得好:一只狮子率领的绵羊队伍,远远胜于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队伍。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领导的作用。尤其在办学社会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校长如何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是一所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

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自古以来,但凡成就伟业者,无不“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既然人才资源是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择人艺术。

首先,校长必须对教职工进行长期的考察,要善于发现人才。作为校长可以不知道教职工的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们的长处。只关注人才的短处,是很难发现学校所需的合适人才的。“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校长要清楚每个教师的长处和短处,做到“用人如用器,各用所长”。要善于发现,善于使用,甚至创造条件,变短为长,才算是艺术地“知人”和“择人”。

其次,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尤其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校长虽然在“择人”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校长再尽心竭力,其相中的人也是有限的。作为学校领导者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人”机制,让一匹匹千里马自己亮相才是聪慧的。管理大师韦尔奇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

每个校长都渴望聚天下人才为我所用,但怎么用好这些人才,要求每位校长还得具备科学的管理艺术。

一是校长用人须“人尽其才”。对于人才管理,现代校长首先必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对人才有合理的分配和调度。面对更加复杂化的学校竞争环境,校长只有广泛地汇集各方面的人才才是制胜之道。正所谓“集合众智,无往不利”,这是日本著名的松下集团老板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至理名言。一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且往往是长于某一方面的偏才。而将众才为我所用,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一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巨大的力量。例如,历史上看似一无所长的汉高祖刘邦是将知人善任发挥到极致的古代领导典范。刘邦市井出身,文不及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却能驱策自如,善于发挥各自所长,用人到位,最终成为汉代开国帝王。要做到“人尽其才”,作为校长要做到不搞集权,敢于放手管理,具有博大胸怀和谋略家的远见卓识;要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为人才管理提供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保证;要敢于提拔开拓进取的人才,重视胸襟宽广的人才,不拘一格任用各种合适的人才。

二是校长用人在于激励。作为校长应懂得,教职工决不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学校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而要取得教职工的支持,就必须对教职工进行必要的激励措施,物质激励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校长与教职工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学校教职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学校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教职工,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

总之,校长的工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的兴衰。”做为校长,除了“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笔能成其文”外,还必须懂得用人的艺术,做到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用人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艺术,愿我们的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都能成为用人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