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郑璇

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当前,多元文化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对此,本文分析了多元文化的内涵以及民族音乐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0引言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民族的特点及一个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当前,多元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并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迎接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民族音乐的特征

民族音乐是在本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在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本民族用自己特有的音乐形式来表达喜怒哀乐,最终形成自己的民族音乐。现在的民族音乐不再是本民族特有的音乐形式,它也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影响着世界的音乐形式。

首先民族音乐具有民族特征。每个民族因其特有的地理、气候等特征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正是这种特殊性影响着他们的文化形式,使他们的文化带有地域性的色彩。每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精神状态以及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他们的民族音乐就会受到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带有民族的色彩。

其次,民族音乐具有世界性的特征。民族的即为世界的,由于世界的开放性不断扩大,使各个民族之间的壁垒逐渐消除,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使民族文化带有世界性的特征。民族音乐的世界性发展是未来音乐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各个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这一发展趋势是不会被任何力量所左右的。音乐本来就是一种世界的语言,即使语言不通,但是音乐中我们却可以寻找到相同的情感寄托。各个民族之间可以通过音乐进行交流,只有音乐没有国界之分,所以说民族音乐具有世界性的特征。

2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民族音乐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精神气质的象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音乐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创作方面,刘文金的(长城随想》、(秋韵》,陈耀显的(陕北抒怀》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演奏方面,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结合西方演奏技巧,民族乐器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除此之外,西方音乐的一些新观念,新元素引进中国,对中国民族音乐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如在保留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韵昧的基础上,加入西方音乐乐队的演奏元素,这样不但打破了中国传统乐队过于简单的模式,而且使我国民族管弦乐队朝着合理、科学、先进的方向发展。

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从专业到非专业,均照搬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其次,对民族音乐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人抱着以西否中的态度学习民族音乐,那么中国的民族音乐到底能走多远,令人堪忧。最后,随着中西音乐元素的结合,中国音乐体系在原来本土民族音乐体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次本土民族音乐体系、西洋音乐体系和流行音乐体系。当下流行音乐体系得到大家的普遍喜欢和关注,而传统的民族音乐生态环境恶化,被丢弃在音乐领域的边缘地带,处于危险的状态。由以上现象可以知道,多元文化下的音乐环境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极为不利。

3基于多元文化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策略

3.1机遇与挑战并存,复兴与衰退共生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之下,民族音乐的发展既迎来了一些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民族音乐的发展必须以多元文化为依托,适时抓住机遇,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之中寻求发展的道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复兴与衰退共生这既是我国民族音乐生存状态的现实写照,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分析。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文化有其特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但是传统的不一定是过时的。实际上,传统的民族音乐也可以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与现代音乐相融合,从而产生特定的化学效应,创造出另类的音乐类型。要想实现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就要追求民族音乐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吸收现代文化中的新鲜元素,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的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受到冲击。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使本民族的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发生流变。

我国目前的民族音乐发展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民族音乐的影响力较为薄弱;现代传媒对民族音乐发展的排挤和限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民族音乐越来越趋向现代化。民族音乐的根基被动摇,同时受到失传的威胁,民族音乐虽然还在传承,但其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商业化,其艺术价值也越来越薄弱。

3.2意义重构与个性张扬

民族音乐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发展的机遇,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意义重构与个性张扬正是现代民族音乐发展的主要方向。首先,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应该进行意义重构。音乐的意义不仅是旋律和响度的结合,同时它也是思想的传达,尤其是民族音乐,它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说发展民族音乐的第一步应该重新塑造音乐的意义。民族音乐是有灵魂的,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节奏和旋律,那么音乐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变成了干枯的形体。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表达形式,而多元文化主义则主张对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给予同等的尊重。其次,民族音乐应追求个性的张扬。民族音乐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其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众多文化充斥之下,民族音乐必须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寻求个性张扬。

民族音乐有它自己的个性,即使相同的一首音乐,由于表演者不同,抑或是表演的时间不同,其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所区别。所以民族音乐有自己的灵魂,每段音乐都有自己个性。促进其张扬个性的发展,才会产生不一样的音乐效果,独特的才是有价值的。

3.3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相结合,促进本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广大民众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和音乐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中华民族音乐得到不断的延续和更新。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音乐教学主流,影响着人们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审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衡量多元音乐教育重要尺度。多元化、多角度、低起点、大容量的教学方式以及以音乐为核心、以人文为主题、以学生为本位的多学科横向渗透的教学理念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人们逐渐建立了正确的音乐评价思维,获得了良好的音乐价值观及较为优雅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情感熏陶,并通过共享传统民族音乐,在其中获得了一种深深的民族音乐认同感。在世界各种传统民族音乐中,各民族音乐用在表达情感、进行音乐表现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素养、基本手段、基本技法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也就是基于这种多元化的音乐表现,才形成了世界民族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例如:我国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主要以我国传统越剧唱腔作为其主题表现的素材,并采用了我国戏曲中的散板、摇板等基本手段。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娜在此曲的演奏中,通过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特有的音乐语言,将二胡的演奏技法与小提琴的演奏技法相结合。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演奏这首曲的乐器形式都是国外的,但却彰显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乐风”“音韵”以及“神韵”。

4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反映。在多元文化的时代浪潮下,民族音乐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保留自身特色文化的同时,寻求个性张扬,同时还要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从而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张敏.音乐时空.2015(02)

[2]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J].兰晓梅.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