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启.促.引——“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培养自学能力”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激.启.促.引——“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培养自学能力”浅谈

蒲采香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深桥中心小学蒲采香

【中图分类号】G233.5【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022-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叶圣陶语),这句话揭示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辩证关系,更概括地表达了叶老先生主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育思想。

当今世界知识量迅猛增长,学生光凭记忆在学校学得的那点儿知识,是“杯水车薪”。如若不掌握学习的方法是很难适应世界飞速发展的形势,甚至他们以后的生存都会发生问题。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发展目标。

书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育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老师应创设性地教,学生应创设性地学。正如叶老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所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师授之谓也。”我认为作为青年骨干教师,更应和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主旋律,致志于教育教学研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循导学读,读得得法,读有成效。我尝试下面这样做:

一、注意引发,激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古希腊的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是呀,“你(老师)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燃烧温暖了我(学生)的心窝”(活用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老师就该以闪亮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老师在上课伊始,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入新课。一旦激活了学生兴趣的火源,就能调动学生积极、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去。

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我请学生齐读课题后,说:“平常我们多用‘珍贵’、‘深厚’来形容友谊,但是这里却用‘伟大’,请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明白了“伟大”是强调友谊的不一般、意义大。运用这样的比较法释题,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出示预习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我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地读了要求后,用略带煽情的调子说:“咱们一起走入课文,问题立马解决。”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教师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正可谓“润物细无声”。

二、巧用资源,启学生积极思维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老师们课前应该多做些“功课”,结合教材实际,积极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教”功能。不仅可让农村孩子获得新奇的感受,激发他们在课堂中的观察与描绘的热情,还能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课堂效率。

如教《草原》一课,我先播放DVD中有关草原的MTV。动听的歌儿把学生带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草原美景中。随后老师把MTV中的歌唱声消除,和着曲子的节奏,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涨红小脸,坐直身子,兴致勃勃地与老舍爷爷一起高歌,共同吟唱草原之曲——朗读课文。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描述小丘线条柔美,用到了“渲染”“勾画”的美术术语,学生比较陌生。此时,老师播放诏安著名书画家高继文老师,挥毫泼墨的画面,再定格解释“渲染”、“勾勒”;之后,老师随手用绿色粉笔,演示“”渲染”,简笔“勾勒”。这个环节就轻而易举地解释了“渲染、勾勒”这两个词儿,又突破了理解“小丘的柔美”的难点。

课堂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适当时机,点击屏幕欣赏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学生就自然地进入作者描述的境界,感受了草原的风情美,品赏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民族深情。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既学习了语言,又“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这也要求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把课堂内外,学科之间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主地学习,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阅读去体验。

如教《夕照》一文后,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我充分利用学校在南山脚下的有利条件,用下午第三节的活动课,组织学生登高欣赏夕阳西下,沐浴于如诗如画的迷人夕照中。活动结束前要求:有兴趣的同学把自己看日落的情景和感受描述下来;或运用刚在美术课上学到的透视知识,画一幅《乡村日落》??????明天交流。这样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有利地促进学生思维素质的提高。

三、精心设问,促学生自主探究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灌”而下或一“问”到底。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慢慢地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淡漠了,懒散了,习惯于被老师“扶”着走。现代教育要求老师要改变观念和“主角”身份,“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为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才能有所得,才能记得牢。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机会,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精心设计问题,“问”在最具有思维价值处,让问题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比如教《柯里亚的木匣》的重点段时,我抓住了柯里亚的动作、神态“摸着脑门想”这个词组,设计问题“柯里亚量了十步,费了好大的劲挖了木匣,怎么挖也挖不到呢?有几种原因?”请同学们像文中的学习伙伴那样,“吹”出几个亮亮的,非同凡响的泡泡来。要求的话音一落,学生就动了起来,有窃窃私语的,有冥思苦想的,有兴奋地喊答案的??????学生提出几种(七种)可能之后,我以“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的句式引读;再建议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判断从中选取较合理的思路。而后老师又“投石”:“柯里亚也自信这里一定有原因,他想到什么原因?结果怎样?请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来回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动笔圈、划、旁注,在对课文进行追根究底的分析后,自然读懂了内容,同时也明白了道理。最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理解,表演性朗读。这就把学生的思维顺势推向亢奋。这个设计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主动,学得愉悦。

四、善于归纳,引学生掌握方法

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以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转的工作,教他建筑。”课堂教学不仅给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一篇课文学习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回顾自己学习的过程并让其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系统地归纳,寻找规律,总结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义务版九册第五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鲸》一课是本组课文的首篇讲读课文。“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础说明方法。”为达到这个要求,在这篇课文讲读后,继而提问:“《鲸》这课作者抓住鲸的哪些特点来写?联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在学生回顾后师总结:本文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由于作者采用了总分的写法,通过比较、举例、举数据的方式,把我们不熟悉的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得清楚、具体。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时老师再趁热变序阅读“读写例话”,这样的学习学生真正明白了只有抓住特点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还懂得抓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是介绍动物的基本方法。如此“得渔而享用终生”。

总之,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性地“激、启、促、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想,第斯多惠的名言“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应是我努力教学,不断探索的一种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