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杨波

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铁路第八小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0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音乐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并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音乐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但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音乐课当中大多数音乐课都是以欣赏课为主,教师加入一些“情景”教学、游戏互动的方法来增加音乐课的趣味性。而歌唱课的分量越来越轻,仅有的几次歌唱课也仅仅只是单纯地把歌曲、歌词、拍子、节奏练熟,或者是反复地听、唱,把歌曲学会就可以了。目前来说,小学中的歌唱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方式方法简单、单一、肤浅的教学模式当中,大多数的老师都会按照最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歌唱练习。对于那些喊唱、漏气、音高音调不准等等不良现象,老师们并没有运用任何的教学方法进行纠正,这样一来学生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发声技巧。我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认为处于中小学生的发声器官尚未发育完全,音域狭窄,音量不大,但为了在众人前表现自己,经常大声叫喊,很容易出现声音嘶哑的状态;再加上身心尚未发育成熟,音准把握得不够好,因此中小学开设的音乐课一般都以欣赏为主,教唱课很少,有歌唱课一般都是把歌曲唱熟,节奏唱对就可以了。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少之又少。

第二,有些老师觉得中小学音乐课都是集体课,一起发声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而声嘶力竭地去演唱,这对学生的嗓音来说有很大的伤害,再加上上课时比较单一,让人感觉到很枯燥、很乏味,慢慢地学生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学习上了。使那些爱好歌唱的、有音乐天赋的爱好者失去兴趣,不再喜欢歌唱,甚至感到厌恶,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象。

在上集体课时老师们根本就无法区分谁唱得对、谁唱得错,老师们害怕学生们在发声时大喊大叫而伤害嗓子,因此就免去了发声练习。

第三,是因为学校都有课程进度安排和计划,老师要在课上45分钟之内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有的老师认为学习声乐门槛比较高,要训练有素,表现相对单一,比较枯燥,无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其实学校开设歌唱课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启发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情操,培养优良的品格,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每个人都具有歌唱的能力,因为每个人的嗓音天生的就是一种乐器,学会优美地唱歌,不仅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表现力,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来释放压力。

2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和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兴趣出发,运用各种方式多渠道地拓宽歌唱教学思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歌唱课时我觉得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情境”教学的模式来提高歌唱课的趣味性。例如:现在有一种方式可以提高中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在编排有意思的课件的同时,让课件活动起来,让大家在一起以做游戏的方式完成音乐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音、视、网”一体化。这种课件的编排可以让中小学生置身在音乐的海洋中。在“听、说、读、写、练”的同时加入有意思的游戏环节,不仅生动形象,还让小学生完全记住了歌曲,淋漓尽致地表达歌曲,充分地表演角色,真正地体会到了音乐的乐趣。还有就是进入特殊的音乐教室,例如墙面上、地板上都有五线谱和音符的图案,在课桌上也有音符的图案,整个房间以彩色为主,用以适当的灯光投影,而教学环节则是以角色扮演为主,让学生们轮流表演课本上的歌曲。教师们还可以根据歌曲的性质加以适当的曲风改编,或者添加一些乐曲串烧。在音乐课上给学生一种想表演的感觉,这样在视觉上引人入胜,在思想上让人活跃,可谓是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2.1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根本,是发声的源泉,也是歌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歌唱来源于声带的振动,并通过共鸣腔体调节和产生泛音共振。音调的高低、节拍的长短、音量的大小、音质的优美都取决于气息的运用,歌唱时的各种表情大多也是通过气息的运用与变化来体现的。

从歌唱界来说,呼吸方式总共有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

2.1.1胸式呼吸

用胸腔来控制气息的方法,吸气时要把双肩略微抬起,吸入少量的气,而且这种气量大概只能抵达肺的上部,所以这种呼吸又称锁骨呼吸或浅呼吸,这种呼吸的缺点是气量少,气柱浅,腔体单一。由于气息的支点高,没有建立点,所以只能通过嗓子脖颈周围的肌肉群以及下颚和舌根,共同用力来发声,导致声音干涩、生硬、纤细,缺乏弹性。这种呼吸的方式现在已经不被采用,是一种错误的呼吸方法。

2.1.2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主要依靠腹部来控制呼吸,这种方法吸气的气程很深,但是也有其缺点。它的缺点是单一地用腹部以及横膈膜控制呼吸,而忽视了胸腔肋间肌控制气息的能力,造成周身肌肉群僵硬,无法控制声音使其达到圆润、明朗的能力,而且缺乏色彩,声音空洞无力。由于发生腔体单一,导致中低音区色彩灰暗,声音发闷不明亮,没有灵活性,并出现音偏低的现象。还由于忽视了胸腔肋间肌控制气息的能力,导致气息容量小,高音区唱不上去的现象。

2.1.3胸腹式联合呼吸

我们所说的胸腹联合呼吸,是综合运用我们的呼吸器官和腔体,让它们本能地协调地共同控制气息,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演唱。胸腹联合呼吸具体是使用我们的胸腔、肋间肌、横膈膜和腹肌,去共同配合吸气与呼气。这种方法非常符合我们生理机能构造的特点。

2.2发声训练与技巧

发声练习实际上是用于声乐的基本功练习。它着重培养气息、咬字、共鸣的位置,发声练习反复地锤炼,能够增加我们对气息的精准控制、共鸣腔体的正确感应、共鸣位置的科学打开,清晰准确地咬字。那么,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发声练习在我们适当音域内做半音上行、下行的反复模唱,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机能得到科学的锻炼,增强我们的声音效果。

发声练习的方法

2.2.1绕口令练习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四戒尺。

2.2.2咬字吐字训练

咬字吐字训练是声乐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其实就是简单地把声音和语言相结合,也就是说话似的歌唱。歌唱语言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揭示歌曲的思想内容,突出作品的风格。

3如何选择歌曲

每个人都想拥有动人的歌声,因为优美动听的歌声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能帮助我们陶冶情操、舒展身心,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健康健全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优美动听地歌唱呢?首先,在科学的发声前提下要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选择演唱歌曲时我们要清楚自己的音域范围,在自己胜任的幅度内,进行演唱。不要超出自己的音高范围。另外不要选择自己力不胜任的歌曲,否则,会把精力全用在克服困难的乐句上,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低不下来的现象,歌曲的主题思想、所表达的情感根本就无法表现出来。其次,要熟悉、深入所要表现的声乐作品。在开始歌唱以前,首先可以听一听歌曲的旋律,听的时候可以小声读词,对歌词内容,曲调的风格、特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再把歌曲的旋律、歌词背下来,通过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看看最高音在哪儿,是否适合自己演唱,如果超出自己的音域范围,可以通过升降调来调节。然后通过掌握所唱歌词的基本含义,再用戏曲中咬字的方式,大声地把歌曲中的歌词朗读出来,并找出歌曲的换气点,做好标注。确定歌唱的速度、力度,节奏掌握准确,再探索歌唱的高潮部分,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演。掌握音乐作品中的调式和调性,以及其中的声部分层和声部发展的层次,拟定歌曲的处理方案并进行实践。研究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表现好这首歌曲。最后,提高文化修养,加强演唱技能的训练。演唱歌曲要准确适度,音高节奏准确,速度力度适中,长短强弱分明,表情记号表达精准,读字要清晰、准确、生动。在唱字清楚的基础之上注意分句和换气的适当,表情达意要生动有色彩。

4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音乐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到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针对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还要选择合理的歌曲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惠娟.学周刊.2015(12)

[2]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国榕.才智.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