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选择

/ 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选择

杨树明凌长华陈开军周树阳

天长市中医院骨科安徽天长2393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式对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比较,以寻求最佳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F=23.35、35.34、9.92、10.14,手术前后三组患者组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t=13.3387、14.3438、18.6219;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锁定钢板+空心锁定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老年患者;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urgical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modeselectionandcurativeeffect.Methodsadoptthemethodofretrospectiveanalysisof50casesofelderlypatientswith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withdifferent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sofsurgicaltreatmentonanalysisandcomparison,toseekthebestclinicalsurgicaltreatment.Resultsthreegroupsofpatientsinoperationtime,bloodloss,hospitalstay,andthecomparisonofpostoperativehipjointfunctionscoreF=23.35,35.34,9.92,35.34,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operationofhipjointfunctionscorecomparisonbetweent=13.3387,14.3438,18.6219;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bylockingplate+hollowlockingnail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effectissatisfied,shorteroperationtime,bloodloss,lowrecoveryofhipfunctionisgood,hasthehighvalueofclinicaluse.

【Keywords】the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urgicaltreatment;Elderlypatients;Clinicaleffect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多发病症,在青年人群中多由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创伤造成;在老年人群中主要是因为低能量损伤造成,如跌倒、摔伤等。老年人群中因为机体各脏器功能的衰退,骨质中钙流失引起骨质疏松,骨折类型多为不稳定型或粉碎性骨折[1]。保守治疗常会导致患者的下肢发生外翻畸形、髋内翻畸形等;同时,大部分老年人合并内科疾病的发生,保守治疗的卧床时间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因此临床主张手术治疗[2]。内固定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伽马钉、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锁定钢板+空心锁定钉以及动力髋螺钉等。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不同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旨在寻求最佳治疗方式,现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不同临床手术治疗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并寻求最佳手术治疗方式。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0岁~94岁;平均年龄为(72.3±6.8)岁;受伤时间在1h~7d,平均(3.8±1.2)d。按Evans骨折分型:顺粗隆骨折10例、逆粗隆骨折7例、粗隆间骨折28例、周围粉碎性骨折5例;6例Ⅰ型,8例Ⅱ型,26例Ⅲ型,10例Ⅳ型。其中20例车祸伤,25例跌倒伤,其他伤5例。入院前患者均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经临床确诊后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1.2治疗方式

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未行特殊处理,入院后行伤肢抬高、牵引等处理,同时进行镇痛消肿治疗。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血糖和血压控制在稳定水平,待软组织消肿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其中全麻18例,持续硬膜外麻醉25例,局部麻醉7例。伽马钉或PFN钉16例(A组)、锁定钢板+空心锁定钉20例(B组)、动力髋螺钉14例(C组)。各组治疗中均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进行,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1.3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比较。对患者实行复查随访,在手术后第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对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进行评价,内容如下:①疼痛程度;②关节功能恢复程度;③关节活动程度和灵活度;④关节是否发生畸形。百分制进行评估,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70分以下——差[3]。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无患者死亡。三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具体见表1。

3讨论

3.1手术治疗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患者中常见的损伤,年龄越大的老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难度越大,首先由于高龄患者的全身组织器官等发生不同程度的衰竭,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其次是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均属于增加治疗难度的因素。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旨在避免髋关节发生髓内翻畸形,但具体的治疗方式应以患者骨折的类型、位移、年龄和机体情况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4]。

3.2研究数据分析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发现,由表1数据可见,锁定钢板+空心锁定钉治疗组(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比伽马钉或PFN钉治疗组(A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组(C组)短、少;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由表2数据分析可得:三组患者在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显著改善,手术前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手术后三组患者髋关节评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锁定钢板+空心锁定钉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情况佳且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主要是因为本手术具有4枚空心钉进行内固定处理,可在不同水平面上成立体型,对股骨头的旋转有固定作用;空心钉和水平锁定钉之间与钢板为一体,可防止空心钉推后以及骨折位移;手术时不对关节囊行切开处理,出血量少,对股骨头的血流运行影响小,术后恢复迅速;钉头的设计带特殊锁定结构,术中对骨折加压固定有利于术后骨折的愈合[5-6]。

3.3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式,锁定钢板+空心锁定钉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出血量低、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稳固等优点,对各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较满意疗效,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住院时间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国进,周方,张志山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738-741.

[2]陈志军,闫固宁,杨元华等.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6035-6036.

[3]谢国平,鲁海,魏凌锋等.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73-2974.

[4]苏国桢.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临床医学,2012,32(8):58-59.

[5]宋志勇.DHS、LCP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J].临床医学,2013,33(10):67-69.

[6]黄家良,张瀚,杨叶锋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临床医学,2013,33(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