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朱雷蕾

浙江省审计厅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审计工作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日后的建设成绩上更好的巩固,需要通过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将政府审计质量做出科学性的提升,这样不仅能够在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做出良好的巩固,同时能够对今后的地方稳定做出卓越的贡献。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审计的质量提升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为了在将来的工作体系上不断的健全,必须对多项内容开展持续性的分析和探讨,要坚持将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做出良好的巩固,提高综合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揭示和抵御的功能,要求将工作当中的不足充分揭露出来;坚持对政府审计体系持续完善;针对外部影响因素和错误的工作思想,开展有效的抵御。

一、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人员因素

第一,工作人员在政府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有些人在工作态度上不够端正,总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来开展工作,表面上能够得到不错的成绩,实际上无法将工作的综合目标积极实现【1】。第二,在人员因素的影响当中,还需要对团队工作高度的关注。有些地方政府审计的开展,过分看重个人工作能力,对于团队能力的塑造未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此种操作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成绩不断下降,对于政府审计的长久进展,反而是产生了一定的阻碍【2】。第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部分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掌握上不足,对于动态影响因素和审计的软件应用,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准,由此容易出现审计的偏差。第四,很多地方政府的审计人员,都存在较大的紧缺现象,面对不断增加的审计任务,展现为审计覆盖要求和现有人员有限之间的矛盾。

(二)制度因素

第一,制度的设立过程中,未跟随时代发展来做出良好的革新。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政府审计制度不可能永久停留在固定的水准上,需要做出适当的更新,无论是在固有的条文上更新,还是在整体的制度上全面革新,都要持续性的进步。第二,审计的独立性也会对审计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会受到较多部门的制约,自身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权利行使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但我国的政府审计机构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地方审计机关接受地方政府和审计署的双重领导,这导致审计独立性欠缺,影响审计质量。第三,制度的确立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特色发展做出综合性的考虑【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领土面积广阔的国家,每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部署、经济策略等,都存在特别大的差异性,倘若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一味的对成功案例做出效仿,丝毫不考虑自身的特色内容,将很容易在未来的工作上造成严重的矛盾和冲突,并且不容易在短期内较好的排解。

二、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对策

(一)完善招聘机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地方建设、发展的必要性工作内容。为了在日后的工作成绩上进一步的巩固,应坚持完善招聘机制。简单而言,要利用正确、灵活的招聘手段,促使政府审计的团队建设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壮大人才队伍,这样不仅能够在日常的工作效率、质量上提升,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工作任务做出积极的应对,由此来对政府审计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做出全面的弥补。我国政府审计问题体现在我国现有政府审计规模不够,在实施政府审计过程中出现政府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本文建议扩大我国政府审计队伍,当务之急是完善政府审计机关招聘渠道,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属于公务员系统,招聘渠道过于单一,丰富招聘渠道吸引更多优秀的高端审计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完善招聘机制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过于冒险的手段,需要循序渐进的变革,加强人才的吸引力和各项福利待遇。

(二)完善审计体制

第一,审计体制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既往所发生的一些问题,或者是错误的决断等,都做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要结合现代化工作的要求和要点,做出正确的改变,从而将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做出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审计体制的实施过程中,绝对要保持公平、公正、公开,任何违规现象的出现,都必须按照体制的要求做出严厉的惩处,对于执行正确并获得预期效果的工作人员、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坚持在体制的实施过程中,达到赏罚分明的效果。第三,审计体制的完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对工作理念、工作技术、工作系统的合理运用,尤其是结合一些科技公司所研发的最新产品,加强审计工作效率的合理提升,确保在数据、信息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第四,审计体制的落实,还要加强时事热点的分析,及时的颁布一些合理的条文和规范。第五,建立审计整改体系,体制上保障设立相应的督查整改机构,配备相应人员,促进督查整改。另一方面,审计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改落实,不能出现任何的拖沓现象;针对屡审屡犯的问题,应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出严厉的惩处,为其他地方树立典型,减少工作的反复犯错现象。

(三)加强审计法律体系建设

经过前几项工作的开展,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能够逐步的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在相关问题的处理、解决过程中,不会出现过于严重的问题。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建议在未来的政府审计工作中,还需要在法律体系上不断的加强。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法律体系的建设是政府审计的重要保障内容,如果没有按照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肯定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审计工作人员违规后,遭受到的法律惩处需要对不同的问题、动机、影响等,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不能总是停留在一刀切的模式上。另一方面,法律体系的建设需要适当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健全对问题的预判和防治,不能总是等待问题发生后再进行解决。法律体系建设是持续性的工作,要搜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来完成。综合而言,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过程中,纵然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存在,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差异性的手段应用,对相应的影响因素做出综合性的处理,在问题的应对上需要做出积极的考量,按照多元化的思路来应对。

总结:

本文对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实施,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充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因素的处理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日后,应继续在政府审计方面开展深入的研讨,要定期开会总结,分析工作局势和审计的不足,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

参考文献:

[1]王会金.反腐败视角下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30(06):3-10.

[2]刘泽照,梁斌.政府审计可以抑制腐败吗?——基于199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17(01):42-51.

[3]赵华.政府审计实现国家治理效能的现实抉择:政府审计系统柔性[J].会计研究,2014(02):79-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