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标保障基地工程建设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航标保障基地工程建设与管理

尹国全

关键词:航标保障;基地工程;建设;管理

1、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洋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的主要领域。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国家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做出的战略抉择。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步骤和战略举措。

2、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的理念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的建设,应以航海保障综合服务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形势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考虑需求、发展需要与投资规模相协调,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2.1项目选址

规划建设航标保障综合基地,鉴于已建成的航标船舶船型,建议能够按同时停靠一艘大型及一艘中型船舶的标准进行规划,码头岸线长度250米左右。用地选址应在临海沿岸或临近出海口的河口,方便船舶进出,满足航标应急反应要求。

2.2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发展方向

航标保障综合基地应朝航保综合信息指挥方向发展,能够实现航标运行信息化管理、AIS、VTS、CCTV、电子海图以及DGPS等航海保障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对辖区沿海助导航设施的信息化管理。

2.3配套功能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除了能够供航标作业船舶停靠和吊装作业外。还应具备航标和配套器材的生产及仓储功能、满足回收航标的维护保养要求,配备生产作业人员的生活、娱乐配套设施。

2.4其它用途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的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兼顾海事、测绘船舶跨区作业,临时停靠补给的需要。

3、航标保障基地建设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是一个多参与方共同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需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同时也会互相牵制,互相约束,有各自关切,也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共同目标和整体利益。在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管理过程的,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管理过程。其管理工作渗透到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工程建设投资、建设质量、施工进度、生产安全控制、环境保护、资金安全和廉政风险防范等均有直接的影响。

3.1投资管理控制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的投资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和验收阶段,是工程建设计划和实际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过程。所以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设计文件内容和国家定额及建设标准,认真审核预算的合理性和标准性。项目工程师要根据实际工程完成进度、施工图设计、竣工文件等内容,对施工方报送的决算金额进行审核,严格按合同条款要求进行工程款项的支付。

3.2进度管理控制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进度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决策、设计和实施阶段,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关键是“按工序管理,确定里程碑,制定进度计划,进度落实检查”。管理人员把控好施工的进度与实际情况的相符性,不能生搬硬套,不切实际,必要时及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施工工期按时完成。在抓进度管理时,要特别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人为和自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又是最难控制的因素,如基地的建设与其它海洋经济活动相抵触等等,令人头痛。所以以往的经验、事前控制,预防性分析尤为重要,一旦发现可能影响进度的事件,要及时报告,快速协调处理。同时加强对工程监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如发现进度管理中有瞒报、误报、有意错报等违规行为的,对违规方提出警告、依规严惩甚至停止合作的处罚。

3.3质量管理控制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的工程质量,是要确保基地的功能性得以实现的管理过程。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基地使用的便利,也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就需要人为因素、材料质量因素、机械设备因素和环境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建立质量目标,明确质量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引入第三方监理方进行专业监管,但第三方监理方应该选派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标准完成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这份工作贯穿到整个工作中。管理工师要避免想当然、片面听取施工人员意见,以经验和外观来考量工程的质量。

3.4安全管理控制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的安全管理,包括质量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首先各建设参与方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知识的学习,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施工全过程中实施全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控制好施工过程中人为物品的不安全状态。要求施工队伍应当严格遵守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第一,质量到位”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其次对采购的建筑材料要重视质量检测,严禁任何伪劣产品流入到建筑工程中,切实做到防、治得当,防患于未燃。

3.5廉政风险管理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要高度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廉政风险,要采用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设计单位编制文件,不得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未批先建。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项目建设相关的货物和服务采购等,必须按规定执行,不得将应招标或政府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它任何方式规避,不插手招标或与采购有利益输送。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项目建设资金,严禁截留、挪用等。注意与参与和利益相关方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按廉政建设要求签订廉政合同,并由纪检部门加强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廉洁运行,别让航标保障基地建起来,管理人员却倒了下去,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4、航标保障基地规划和建设经验总结

当前,虽然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有国家战略支持,沿海地方政府对航海保障事业也高度重视,但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供给规划滞后,配套政策不具体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还得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突破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才能推动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的实现。下面谈谈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一点经验:

4.1关于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

目前,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审批严格,管理规范,实行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统一标准、远近结合的管理原则。按照管理要求,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是基本建设项目需首先纳入系统发展规划中,同时需要纳入三年滚动预算计划,方可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根据项目规划愿景和建设需求进行筛选,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项目一方面需要在系统内部立项,另一方面因为大部分建设项目涉及用地、用海、环保、消防等,又需要在所在地的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立项,确保建设项目纳入地方建设规划中,以便后续各项审批手续的办理。因此航标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需要统筹考虑,合理谋划,同时做好建设项目在地方政府和系统内部的立项工作,缺一不可。

4.2项目前期工作环节应完整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应按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含预可研)报告、施工图设计等多个环节开展编报、审核及审批,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5、结束语

航标综合保障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开展航海保障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标本保障,在开展航标保障基地建设时,尽管各地地方政策和管理要求可能会各有不同,但也是大同小异,希望从我们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能够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会议讨论稿).

[2]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