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体会

朱俊红徐速

(附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病例1例)

朱俊红徐速(新余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新余338000)

【中图分类号】R7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4-0071-02

【摘要】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导萌法、手术翻瓣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法及拔除法。导萌法适用于仅软组织阻挡或多生牙阻挡的正位埋伏牙,手术翻瓣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法用于治疗低位埋伏阻生的正位或倾斜位、倒置位牙,上述两种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拔除法用于治疗弯根埋伏牙。

【关键词】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导萌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拔除法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很常见,发病年龄多集中在替牙期及恒牙初期的患者,发病率仅次于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国内学者报道为1.5%~4.22%[1,2],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现就目前我科对此类患牙的常用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多为7~9岁上颌乳-恒中切牙替换期者以及部分十余岁的患者。患者有滞留乳牙者拔除乳牙,然后待恒切牙自行萌出;无滞留乳牙者,经摄根尖片示无多生牙阻生,仅有软组织阻挡且正位,以及上颌中切牙处的牙龈已向下鼓起的,可在该处牙槽嵴上做一小长方形切口导萌,消除软组织阻力,埋伏的中切牙很快能顺切口萌出;有一个或多个多生牙,经摄牙片示牙位正且牙正在萌出生长的,经拔除多生牙后,恒中切牙亦能很快萌出。

对于经摄片发现为低位埋伏阻生,且根尖已形成的正位、倾斜位和倒置位的中切牙,若该牙的解剖形态基本正常者,采用手术翻瓣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法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采用,该术式有开放式手术导萌和封闭式手术导萌两种方法,经国内外多个学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封闭式导萌能获得更美观的牙龈和更健康的牙周条件,而牙髓活力测试均正常,故现多采用此方法。我科于2007年收治的兰××患者即采用封闭式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法,下文将会详细描述。

经摄片若发现埋伏中切牙牙冠形态畸形,牙根发育较佳者,则予保留,将来可作为中切牙全冠烤瓷修复的基桩;对于牙冠形态可而牙根弯曲且短者,则应拔除。

以下为所附的1例病例,用以详细描述封闭式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上颌低位埋伏阻生中切牙的过程。

1临床资料

患者兰××,女,17岁,因右上中切牙畸形于2007年4月17日至我院就诊。口腔检查:11位见二根小指状并列小牙,松(-)叩(-),全口曲面断层片示:11位有多个不规则小牙影像,全口曲面断层片结合头颅侧位定位片见在11的低位颊侧鼻底部埋伏的11,其切缘位于21的根方,而牙根位于12、13的根方上约2mm处,呈倾斜位。初步诊断:(1)右上中切牙低位埋伏阻生;(2)多发性多生牙。

2治疗过程

常规取模,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定位片及根尖片,以确定阻生中切牙的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和邻牙牙根的情况,上牙列安装直丝弓固定矫治装置,排齐牙列,右上中切牙区加镍钛推簧拓展间隙,并保持至埋伏牙进入牙弓。约四个月后,准备手术导萌,术前上牙列安装1.0不锈钢丝弯制的辅弓1根,辅弓与主弓丝栓扎在一起,于2007年8月25日在局麻下拔除多发的多生牙,术中见不规则多生牙共有5个,然后手术翻瓣,切开唇侧粘骨膜,凿除表面骨质,显露部分11牙冠,压迫止血后在近牙冠切缘端粘结托槽,用0.25mm的结扎丝结扎托槽,并拧成麻花状自拔牙口处伸出,然后与辅弓弹性轻力结扎,最后原位缝合粘骨膜瓣。每月加力1次,约20g~50g力,向下牵引,注意调整力值及牵引力的方向。于2008年5月22日11已基本牵引到位。因患者要至外地工作,要求拆除固定矫治。矫治结束后,埋伏中切牙的长度与对侧同名牙基本一致,牙髓活力正常,牙龈较美观,龈缘高度与对侧同名牙相近,牙周状况良好,根尖无吸收,邻牙状况良好,中线居中。

3讨论

埋伏中切牙的病因主要有:乳牙滞留、早失、外伤、多生牙、牙胚位置异常并发育异常等,囊肿、牙瘤、牙龈纤维组织增生也会妨碍恒牙的萌出[3]。

上颌中切牙对发音、功能和美观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切牙埋伏导致发音不准、中线偏斜、上颌骨发育欠佳等,故应尽量保留,同时患者及其家人多能及时发现并就诊。

上颌埋伏中切牙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导萌法、手术翻瓣导萌联合正畸牵引法、拔除法等,对不同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该患者中切牙埋伏位置较低且合并多发性多生牙,临床上较罕见,经手术翻瓣导萌合并正畸牵引[4]治疗9个月,使埋伏的中切牙矫正到位,达到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步捷,王旭霞,张君,等.恒牙埋伏阻生的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6):363-366.

[2]刘晓君,范群,姚霜,等.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统计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00,8(4):279.

[3]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

[4]张隆祺.正畸治疗埋伏牙的暴露[J].口腔正畸学,1999.6(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