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探讨

罗耀忠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建筑学发展;前景分析

引言

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在多元化的思想交汇下对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建筑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和时代发展主题相结合,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

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及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

1.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分析

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范围以及学科当中的概念也有着不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理念就包含着资源能效型的理念,也就是对资源进行充分化的利用。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对各种能源要充分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首要选择。同时还包含着建筑和自然融合的思想观念。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建筑学的发展也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着变化,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的进步。其中将建筑和自然相融合的观念进行体现,就使得建筑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进步文明的特征。

1.2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

绿色建筑学发展对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在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上比较大,在面临着资源能源枯竭的同时,建筑领域就要充分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构建节能环保型的建筑,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大程度减少能源的消耗。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及时性转变,才能有助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对丰富建筑学的理论也有着积极意义,绿色发展理念和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符合,对各专业的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感也能加强。建筑的建造在程序上比较多,对专业的划分细化,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融入就能有助于建筑学的系统化。对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对建造成本就能有效降低,对整体的建筑发展理念创新也有着积极意义。

2建筑学发展现状

2.1建筑文化模糊不清

建筑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程技术而存在的,也是一种文化创造运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建筑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我国建筑的规模也处在直线上升的状态,但是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其实际的追求已经向着高而美的方向发展,逐渐的忽视了国家的文化特质,建筑产品变得华而不实。

2.2仿照、抄袭之风蔓延

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手工操作以及实践的能力得到了过度的重视,但是对于建筑学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重视,建筑相关人员的创造性的意见以及个性化的特征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同样的由于建筑相关的人员对于理论知识相对略显匮乏,就造成其在相关方案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理论知识的认识的不足,使得建筑的仿照抄袭的风气在蔓延。

2.3建筑领域好大喜功

目前,建筑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建筑的数量也在呈直线增加。建筑相关的企业的现状就是不停的加班,相当大的工作量以及非常高的收入使得建筑相关的企业逐渐变得好大喜功,对于理论的追求以及学术的追求逐渐不被重视,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变得狂热,建筑的风格缺乏一定的艺术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

3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前景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是在诸多的学者不断的探索研究,以及和时代进步相结合的研究基础上探究的内容。上世纪六十年代索勒里提出的建筑生态学理论讲建筑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结合,这是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的雏形。其希冀能设计出三维尺度的城市,对能源资源利用率进行提高,以及降低能耗等,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麦克哈格对设计结合自然进行了发表,通过对一些城市地区的开放空间以及空气库研究等,就提出了系统观点以及方法。绿色建筑体系的深化以及创新,从科学的发展观点出发,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原则基础上的绿色建筑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学的发展以及完善,还需要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以及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能与之相结合,深化建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要从可持续发展观念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筑教育的环境。在建筑生态意识教育层面要能不断加强,建筑师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和时代以及当前社会认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建筑师也有责任引领建筑进步的潮流。在新的发展时代,要更加的关注历史以及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并将其和建筑学进行结合。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的理念要能及时性的转变,新的建筑运动前,古典建筑学对建筑形式以及文化和美学等法则比较重视,在涉及到的建筑科学以及技术层面并不是很多。新的发展环境下,就要能充分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筑学的紧密联系,将其和建筑教育相联系,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来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学发展的认识。

4构建绿色建筑学体系

1963年,P.索勒里首次提出了建筑生态学的概念,首次把建筑以及生态进行有机的结合,结合后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相应的减少能源的消耗。1969年,L.麦克哈格研究了几个大城市的空气库,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方式以及比较系统的观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O.詹妮斯基研究了以生态学为基础建设一个将生态以及经济的和谐发展,并且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绿色建筑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建筑单体进行服务的单项技术,更加是为具有绿色属性的提供的支撑的一种技术群。这种技术在达到建筑的相关要求的同时,还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的更好应用

5.1因地制宜

设计绿色建筑,因地制宜,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在设计规划当中,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区域特征,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和方式。综合上述因素,最大限度上利用通风、集热方式,降低因为这些原因给建筑设计带来的不良影响。

5.2优化群落,保护自然

建立绿色空间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可以依赖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功效的关系,构建单位空间内最大的生态功能、将维护最低成本的最佳植物群落。遵循自然设计的规模需要将城市的特定地理山脉作为实际的前提条件,重视山水地貌以及自然风景使用到建筑景观设计当中来,保证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可以完美融合,保证城市绿化设计空间更加开阔。

5.3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运用同样也是促使其最终节能效果提升的重要模式,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主要就是针对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手段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促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且在清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领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发展背景相结合,从多方面来丰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内容,为新时代的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带下坚实基础。通过从理论层面对绿色建筑学的发展历史研究以及内涵的分析等,希望能更好的为建筑学的理论体系丰富完善提供有益观点。

参考文献:

[1]李麟学,陶思旻.绿色建筑进化与建筑学能量议程[J].南方建筑,2016,(03):27-31.

[2]张欣欣,刘盛麟.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4,(09):115+118.

[3]周嫱.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4]李临娜.基于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14,(05):31-32.

[5]王一平.为绿色建筑的循证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