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干预在肝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饮食干预在肝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张英

张英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132011)

【摘要】:目的探究在肝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间,饮食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饮食组(42例),分别在其围手术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前营养指标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饮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出院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3.33%,低于饮食组97.62%(P<0.05)。结论予肝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间开展饮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干预优势显著。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饮食干预;围手术期

肝胆管结石为胆管结石一种,常并发肝外胆管结石,可发生单管梗阻,并诱发局部感染,引发胆管狭窄,影响预后,若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肝胆管结石并发症包括急性期并发症、慢性期并发症,前者主要为胆道感染,死亡率极高;后者主要为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增加手术治疗难度,并且因营养指标低下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预后[1]。因此对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开展饮食干预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次选取我院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分组探究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饮食干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84例,均经我院诊断确诊肝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饮食组(42例)。常规组患者性别:男26例、女16例,年龄(53.69±2.15)岁;手术治疗方式:胆道取石T管引流18例、左肝结石行左半肝切除11例、右半肝结石行又半肝切除5例、胆肠吻合8例;饮食组性别:男27例、女15例,年龄(53.71±2.47)岁;手术手术治疗方式:胆道取石T管引流17例、左肝结石行左半肝切除12例、右半肝结石行又半肝切除3例、胆肠吻合1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近(P>0.05);本次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常规组开展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教育、术中护理、术后对症护理、用药指导等。

饮食助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1)术前:指导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高维生素、优质蛋白的摄入;手术前一晚不强调禁食,但饮食应以清淡流食为主;(2)术后:①恢复知觉后咀嚼口腔糖刺激胃肠道蠕动及胃液分泌,术后6~8h可少量饮水,并逐渐向流质食物过渡,增加维生素丰富食物,特别是维生素A丰富的水果、蔬菜,如番茄、胡萝卜、菠菜、苹果、香蕉、西瓜等;禁止患者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避免胆固醇过高食物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质,包括瘦肉、豆制品等,确保患者新陈代谢水平处于稳定状态;②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饮食指导手册,宣传正确的饮食理念,提升患者饮食自律性,增强营养的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术后康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前营养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

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

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质量、饮食重要性知晓情况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2~3个评价项目,满分20分,0~11分表示不满意,12~16分表示基本满意,17~20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42*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计算,营养学指标、住院时间(±s)表示,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表示,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营养学指标

饮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出院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出院时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手术切口愈合缓慢,使住院时间延长,若此时发生术后并发症,则可进一步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压力,影响预后[2]。而患者切口愈合缓慢、诱发并发症的诸多因素中,营养指标尤为关键。若患者在手术治疗前伴有营养不良,且在术后仍无法保证其营养指标,则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新陈代谢缓慢,影响切口肉芽生长速度,同时易受到病原菌侵袭,引发切口感染,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除了需要纠正患者术前、术后三低症状,即低血钾、低蛋白、低血色素,同时需要保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以保证患者术后机体代谢评定,使负氮平衡处于稳定状态,此时饮食干预尤为关键。

在进行饮食干预中,需要患者在术前即保证良好营养学指标,此时需要患者补充机体缺失的营养指标,在手术前一晚无需禁食,以保证胆囊正常工作,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对患者开展饮食干预,包括根据患者状态尽早饮食,稳定患者营养学指标,并且通过饮食教育保证患者饮食自律性,以增强饮食干预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在本次研究中,经饮食护理干预的饮食组患者出院前一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可以说明,开展饮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罗超[3]在研究中对进行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并在其中重点强调饮食护理干预,结果证实经饮食护理干预后,患者白蛋白水平明显上升,且住院时间缩短,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在护理满意度的研究上,经饮食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可证饮食护理优势。

综上,与肝胆管结石患者开展饮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学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优势显著。

参考文献

[1]蒲成容,季巧,张静梅,等.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0):156-157.

[2]蔡蓓,杜晓亮.分段式疼痛护理结合饮食指导对改善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61-63.

[3]罗超,尹思能.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8,29(5):6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