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石飞霞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实施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式纳入延续组与常规组(n=36)。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延续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压控制效果、生命质量综合评定结果及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区别,护理后延续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数值较低,组间差距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延续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相对较低,生命质量综合评分相对较高,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生命质量;睡眠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且近年来呈现出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趋势[1]。手术治疗后患者个人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主护理能力等,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延续性护理即为在患者出院后,组建延续性护理干预团队,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文章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实施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根据数据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评估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的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实施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式纳入延续组与常规组(n=36)。常规组男女占比为20:16,年龄取值在46-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02±2.23)岁。延续组男女占比为19:17,年龄取值在46-7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11±2.17)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可以实施分组调查(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情况,提醒患者复诊时间。延续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建立延续护理团队

建立延续护理团队,由护士长、责任护士、营养医师以及康复医师等组成。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

1.2.2实施延续护理干预

在电话随访的基础上,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且定期实施家访。以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与患者实时交流,患者也可以询问相关问题,了解患者康复训练的情况。患者出院后第一个月,家访随访1-2次,出院后第2-3个月,可以每间隔2个月随访1次等,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实施家访。了解患者生活状态、饮食习惯以及康复锻炼计划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康复锻炼计划的有效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1.2.3实施医患双向交流

与患者家属交流,实施积极的心理引导,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康复案例等。还可以定期为患者推送一些康复训练的视频,介绍医院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的时间等等,且在现场中为患者解答,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压控制效果。采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74,GQOL-74)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生命质量越好[2]。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满分为21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睡眠质量越差[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延续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区别,护理后延续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数值较低,组间差距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延续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

组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延续组(n=36)136.61±5.42122.35±2.5292.63±4.7382.35±2.74常规组(n=36)136.14±5.45131.43±1.5892.41±4.8788.24±2.42t-8.76-9.17p-0.000-0.000

2.2延续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对比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延续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相对较低,生命质量综合评分相对较高,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延续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对比

组别睡眠质量(分)生命质量(分)延续组(n=36)5.31±2.0580.64±5.81常规组(n=36)12.52±4.3264.51±2.72t9.6111.15p0.0000.000

3讨论

脑出血患者病程时间较长,恢复速度较慢,且出院后仍然需要持续性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下,仅仅实施电话随访,且次数较少,难以真正发挥出院后干预的作用。患者在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影响下,致使其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方式下,能够在患者出院后实施持续性的干预与指导[4]。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为患者介绍有效的自主康复锻炼方式,且在护理人员的鼓励下,保持积极的身心状态[5]。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区别,护理后延续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数值较低,证实了延续护理对患者血压控制的积极影响。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延续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相对较低,生命质量综合评分相对较高,在延续护理干预的方式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综合上述内容,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屈雯.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6):99+102.

[2]丁慧.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7):56+58.

[3]李小卉.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4-6+10.

[4]王静,巩晓红.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03):101-102.

[5]代立群.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