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理情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浅析物理情景教学

冯友富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冯友富

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引入恰当的物理情景是引领学生进入物理课堂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引入这个环节是他们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一环。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包括物理语言,是难以理解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入一个恰当的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物理情景归纳起来,大致分为类比型和模拟型两种。下面我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阐述一下,供参考。

在讲“密度”物理概念时,学生已经从地理教科书上知道“人口密度”,生物教科书上知道“种植密度”、“养殖密度”,学生在头脑中对“密度”有些认识,虽然不是我们物理教科书上所讲的“密度”概念,但它们也有相似之处。物理教科书上的“密度”概念是:“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我认为对这个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是今后学习物理概念的基准,掌握了它的学习方法,就掌握了密度概念,并且对今后学习物理知识会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学习这个概念时,我先引入一些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这个概念。我举一道前面的练习题来作情景引入:一卷铜丝质量是50千克,现在只有一把学生尺子,一个天平和一把小钳子,怎样知道它的长度呢?我们可以测出它单位长度的质量,或测出单位质量的长度,从而求得这卷铜丝的长度。当然这是用小学教材中学过的比例方法来计算,恰好可以用原来已学过的知识类比学习新知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先求得某单位的量,进而求得另一个量。接着我又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块立方体的橡皮泥,边长为2厘米,质量是9.6克,如果用同样的橡皮泥做成了一个截面半径为2厘米、长度为2米的圆柱体,需要多少克橡皮泥?这里先求得立方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再求圆柱体体积,从而求得圆柱体的质量。对于这样的引入,学生可以通过求出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后,然后归纳一下,就是先求出单位体积的质量,这里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这里求出的“密度”与选定的橡皮泥体积大小、质量大小是无关的。这时学生就易于理解这个物理学上的“密度”概念,掌握后又易于解决有关“密度”问题。教师不一定依照教材的思路去讲授,也可以达到学习“密度”概念的目的。学生通过学习和领会“密度”概念的方法,然后去学习速度、压强、功率、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概念,就不难理解和掌握它们了。不仅用到了类比型情景教学了,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一种学习新知识,探求未知领域的方法,也体现了课改的目标要求。

引入模拟型情景的教学方法是: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例如,让学生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教材上已经举出了雨滴打在伞面受到的压力,单个雨滴对伞面的压力是短暂的,有限的,甚至是体会不到的,但大量密集的雨滴接连不断地打在伞面上,对伞面就有一个持续的均匀的压力,这个现象是学生深有体会的,是学生已经感知的、并熟悉的东西,然后去说明气体分子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就不再抽象了。用这个雨滴打伞面的模型去说明气体压强是通俗易懂的。再如要学习电流、电压这两个概念,就引入学生已熟悉的水流、水压这个情景,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希望大家能归纳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一起讨论,便于为教师找到一点教学上简单易行的方法,让学生更易于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更有兴趣去探索物理的未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