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州市登革热高发地区居民登革热防控知识知信行调查报告

/ 3

2016年福州市登革热高发地区居民登革热防控知识知信行调查报告

黄琼1易华1江旭高1杨志勇2*通讯作者

1.天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株洲430200;2.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株洲430200

【摘要】目的:了解福州市登革热高发疫情地区居民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防控措施知识宣传的效果,为制定和完善全市登革热防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间福州市登革热高发地区常住居民,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高发县(市)随机抽取调查100名居民,调查对象年龄均≥15周岁,能够了解量表的内容且完成量表的填写。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知晓率及行为情况。并按调查内容进行评分。采用COX单因素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意愿的影响,然后将P≤0.10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纳入标准=0.05,排除标准=0.06)。结果:疫情高发地区应答率为100%,有效率为95%(360/380),知晓率为74%;防控知识来源广泛,最广泛的渠道为宣传画(65%),其次为同事或邻居和广播(45%)。有66%的家庭使用了蚊帐,77%的家庭安装了纱门和纱窗。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呈正比。结论:三个疫情高发地区居民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参与防控的态度及防控措施落实程度不高。

【关键词】登革热;知识;知信行

2016highincidenceofdenguefeverinFuzhouresidentsdenguepreventionandcontrolknowledgeKAPreport

HUANGqiong1,YI-hua1,JIANGxu-gao1,YANGzhi-yong2

(1TianYuanArea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ZhuzhouCity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Zhuzhou,Hunan430100,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YANGzhi-yong,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knowledgeofdenguefeverpreventionandcontrolinFuzhouhighriskepidemicarea,andto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denguefeverinthecity.Methods:Atotalof100residentswererandomlyselectedfromeachhighincidencecounty(city)in2016years.Theageofthesubjectswas≥15yearsold,andthecontentsofthescalewerecompletedandthescalewascompleted.Fillin.Anonymoussurveyofface-to-facesurveys.Understandthebasicinformation,awarenessandbehaviorofthesurveyobject.Andscoreaccordingtothesurvey.Theeffectofdifferent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ontheawarenessandbehavioralintentionofdenguefeverpreventionandcontrolwasanalyzedbyCOXsinglefactor.Then,thefactorsofP≤0.10wereincludedinLogisticregression.Multivariateanalysiswasperformedbystepwiseregression.(Inclusioncriteria=0.05,exclusioncriteria=0.06)。Results:Theresponseratewas100%,theeffectiveratewas95%(360/380),andtheawarenessratewas74%.Themostext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knowledgesourceswereposters(65%),followedbycolleaguesorNeighborhoodandBroadcasting(45%).66%ofhouseholdsusemosquitonets,and77percentofhouseholdshavescreensandscreens.Theawarenessrateofdenguefeverpreventionandcontrolknowledgeisproportionaltothelevelofeducation.Conclusion:Theawarenessrateofpreventionandcontrolofdenguefeveramongresidentswithhighincidenceofthethreeepidemiccasesishigh,butthedegreeofparticipatinginpreventionandcontrolisnothigh.

[Keywords]Denguefever;knowledge;Knowtheletter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登革热发生流行时,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并引发疫情暴发[2]。登革热防控措施主要是依靠广大群众翻缸倒罐、消除积水、降低蚊媒密度。所以群众对登革热的认识水平决定登革热疫情的防控效果。为了解福州市登革热高发疫情地区居民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登革热防控措施和知识宣传的效果,为制定和完善全市登革热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8—10月对福州市高发疫情地区进行了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2016年福州市登革热高发地区常住居民,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福州市每个高发县(市)随机抽取调查10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本次调查并自愿参加,均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能够了解量表的内容且完成量表的填写。

1.2调查方法

1.2.1样本量计算方法

根据单纯随机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检验显著性水平α为0.05,容许误差为10%,设知晓率为60%,无应答率为10%,最小样本量为93人。考虑到本调查采用复杂抽样方法,按照设计效力为2,需要样本量为93*2=186人。

1.2.2调查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横断面调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借此了解福州市登革热高发地区的登革热防治知识等掌握程度。

1.3调查内容

了解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户籍、文化程度职业等。了解知晓率:是否知道登革热疾病、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传播途径、是否人传人、是否需要隔离和信息来源。了解行为情况:家庭是否悬挂蚊帐,是否安装沙门纱窗,是否愿意清除家庭的积水容器等。

1.4评价指标

分析指标包括:知晓率、行为情况等。其中,设计了5项登革热防治知识,每项记1分,总分5分,得分3分及以上视为知晓,知晓率=调查对象中知晓人数/调查人数×100%。

1.5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调查380人,回收调查问卷38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360份,有效问卷率为94.74%。有效问卷中男性175人,占48.61%,女性185人,占51.39%。民族中汉族355人,占98.61%,其他民族族5人,占1.39%。职业中以务农为主,181人,占50.28%,其次为待业44人,占12.22%。文化程度中初中文化有116人,占32.22%;高中及中专92人,占25.56%;小学文化有71人,占19.72%;大专以上有55人,占15.28%,;不识字25人,占6.94%。见表1

表1调查对象性别、名族、文化程度和职业统计

2.2.登革热知识知晓情况

被调查对象中,有95%的人(342/360)知道登革热,有81.94%的人(295/360)了解登革热的症状,有68.61%(247/360)知道登革热不会人传人,有85.56%的人(308/360)知道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81.67%(294/360)的人知道登革热病人需要隔离治疗。(见表2)

被调查对象获得登革热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宣传画(64.44%)、同时或邻居或朋友(43.88%)、广播(43.61%)、电视(35.28%)。

表22016年福州市登革热高发地区登革热知识的认识情况

2.5.登革热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

COX单因素分析发现,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人群登革热知识知晓率有升高趋势(c2trend=11.53,P=0.001),同时与职业也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将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居住地区和家庭月人均收入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为向前最大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与职业和性别有关(见表6)。

表5居民登革热认知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疫情高发地区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89%,和2012年潮州市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3]。男、女性别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都基本一致[4],说明不管来自城市或农村的所有居民,大家接受登革热相关知识的机会是相等的。居民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跟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说明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应注意内容的通俗易懂,多使用图像或影音资料,少使用文字资料[5],让更多文化程度低下的居民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卫生知识,从而提高其防病意识。

巴基斯坦一项研究显示90%的受访者听说过登革热,但仅有38.5%的人对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有足够的认识[6]。本次调查发现,85.56%的居民知道登革热是由蚊子传播的,有85.56%的人能回答出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孳生场所。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和居住县区进行得分影响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研究一致[7-8]的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对登革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越低一致。本研究显示,居民家庭使用蚊帐使用率为65.56%,沙门纱窗使用率为76.94%。马来西亚、泰国和波多黎各等国家KAP调查研究也显示在登革热的防控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在由知识到行为的转变过程中,要受到社会环境、外部文化、自身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10]。

人群的正确认知、信念和行为达到一定比例后,传染病的常规传播模式就会发生变化,减轻甚至消除对健康的负担[11]。建议针对伊蚊幼虫孳生环境及处理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居民防治登革热相关知识水平。加强社会动员,引导居民提高其参与防控登革热防控活动的意愿。加强入户调查、指导居民处理幼虫孳生环境,提高居民自身处理幼虫孳生环境的水平和技能。在社区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高居民防治登革热相关知识水平,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态度信念,最终形成有利于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良好行为,进而预防控制登革热的流行。

参考文献:

[1]樊景春,刘起勇.气候变化对登革热传播媒介影响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7):745-749.

[2]易波,徐荣,劳旭影,等.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传播媒介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3):267-269.

[3]吴培标,杨少逵,等.潮州市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4(40):174-176

[4]张世炎,杨芬,李铁钢,等.2006年广州市医务人员和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7,3(5):29-33.

[5]许坚,戎志东,邵丽文,等.登革热流行区小学生及村民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711-713.

[6]SyedM,SaleemT,SyedaU,etal.Knowledge,attitudesandpracticesregardingdenguefeveramongadultsofhighandlowsocioeconomicgroups[J].JPakMedAssoc,2016,60(3):243-247.

[7]陈建东,陈婉,陈红英,等.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防治登革热知、信、行调查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5):15-17.

[8]赵树青,马会来,郑灿军.云南省景洪市居民登革热防控知识知信行及家庭幼虫密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2(17):124-129.

[9]贾伟廉.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0-70.

[10]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5-38.

[11]林斯星.深圳市某区居民登革热知信行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6,3(8):1423-1424.

作者简介:黄琼,女,湖南株洲市人,天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