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急救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急救措施

刘志雄

刘志雄(会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730700)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措施及其护理重点。方法:对5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措施进行系统总结。结果:积极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是急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第一原则。结论:根据出血部位、性质、原因采取全面的综合急救办法,实施周密的护理计划,保持呼吸通畅、吸氧、禁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严防其并发症发生,做好心理护理措施等,同样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措施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又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腺、胆囊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是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内外科临床急症之一。一般指小时内消化道的出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以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特点,常可威胁病人生命。其临床上以呕血及黑便为主要特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依据:48h内出血量达1500ml;以呕血、便血为主,血色素低于9.0g/L,并有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中度以上休克,收缩压低于10kPa,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小于或等于原来的舒张压;脉搏>100次/min。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尽管现代诊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病因诊断仍然是一个难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54例,笔者及时进行了急救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28~70岁。临床症状:42例表现为大量呕血(血色鲜红)和大量柏油样便(黑粪症),同时伴有脉速、血压下降,血压听不清时,病人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四肢末梢呈现显著供血不足等低血容量性休克;10例表现为柏油样黑便伴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其中6例在24h内发生反复出血,止血效果差,符合手术指证而转科手术治疗,5例因大量出血,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出血量估计:呕血量与大便出血量达700~1000ml以上者30例。呕血量与大便出血量达400~700ml以上者12例。呕血量与大便出血量达300~400ml者12例。

2急救要点

2.1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抬高双下肢10度~15度,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脑部供血,防止脑缺血性损害。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给予氧气吸入。

2.2迅速建立良好有效的双侧静脉输液通道,最好立即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以便检测中心静脉压[2]。同时,急查Hb、Hc、Tc、血型和备血,并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当Hb在7g/L以下,收缩压在80mmHg以下,脉搏在120次/min以上者,已进入休克状态,为紧急输血指征,迅速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是成功急救的首要措施。

2.3对由于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胃底和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严重、出血量大而止血效果差者,立即应用双囊三腔管或四腔官压迫止血。

2.4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准确记录呕血量、便血量、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给予及时急救处理。

2.5视酌情查病情缓急GPT、HBsAg、胆红质、电解质、CO2Cp、凝血酶原时间等。

2.6根据出血部位与性质不同,适时选择内镜下局部止血法,如激光、热探头、高频电灼、微波及注射疗法,在操作时,慎防并发症发生。

2.7根据出血性质不同,应用止血剂药物:(1)选择维生素K、安络血、立止血、凝血质、6-氨基乙酸抗血纤溶芳酸、止血酶等和酶性止血剂。(2)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者首选垂体后叶素10~40u,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静脉滴注,如伴有心血管疾病时,可同时应用硝酸甘油,每30min含化0.6g或静脉给药,以防心肌梗塞发生,应用垂体后叶素时应根据病人血压高低调整计量,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者禁用该药。(3)呕吐较轻或缓解时,选用去甲肾上腺素4-8mg加入100ml冷盐水中,每4-6小时口服或胃腔内注入1次,如疗效满意,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使胃黏膜的出血小动脉强烈收缩,减少胃酸分泌,有利于止血。

2.8根据出血原因不同,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1)选用质子泵抑制剂,给药方式:奥美拉唑针剂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每12h用药1次,有利于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诱导的止血过程[3]或善得定、依普必善微量泵持续泵入24-72h。(2)选用降低胃内H+浓度药物。给药方式:甲氰咪胍0.8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6h用1次,一增加胃黏膜血流,刺激前列腺素产生和促进胃黏膜细胞再生作用。

2.9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由于各种止血疗法的不断改进,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可通过内科治疗达到止血的目的。目前被迫的急诊手术明显下降。先止血后择期手术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理想的治疗程序。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手术时机的掌握甚为重要,如出血凶猛、出血不止或不易制止、危及病人生命者应及早手术。一般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24小时无效,即应主动中转手术,不能等到病人情况逐日恶化、代偿功能低下时,才被迫紧急手术。一般认为有下列指证者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1)出血量大,短期内出现休克,经短时间快速输血,血压仍不稳定者,说明出血速度快,应及时手术。(2)经过相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大量输血,血红蛋白仍不见上升,说明出血不能制止者。(3)出血停止后又复发或血压稳定后又出现休克者。(4)老年患者及合并其它脏器疾病者,对失血耐受性差,应较早考虑手术。

3护理要点

3.1一般护理:(1)保持良好的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对休克病人应注意保暖,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发现口唇或指甲发绀应给予氧气吸入。(2)室内要整洁安静,空气清新,及时更换污染被褥,保持床铺平整、干燥、舒适。(3)对重度发热者勿需特殊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2饮食、口腔及皮肤护理:出血时饮食护理是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饮食合理有利于止血,促进病变康复,否则可诱导出血,加重病情。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病情严重时禁止饮食24~48小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电解质、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待病情平稳,出血停止后,逐渐给予流质饮食或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半流质饮食,忌有刺激、粗纤维食物,忌酸辣生冷硬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口腔护理: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加患者舒适感;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后及时清洁用物。

3.3密切观察输血、输液反应:尤其应注意保持锁骨静脉通路的通畅,目的可定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以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因滴速过快,输液、输血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对老年病人和心功能不全者尤应注意。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同时宜输新鲜血,防止诱发肝性脑病。

3.4留置双囊三腔管或四腔管、胃管的护理:(1)在留置双囊三腔管或四腔管、胃管等管道期间,要定时做好口、鼻腔的清洁与护理,并观察出血是否停止。(2)连接食管引流管和胃管于负压吸引器上,定时抽吸胃内血液和胃内容物,消除积血,减轻胃内压力,减少吸收热和氮质血症的发生,有利于止血。(3)保持双囊三腔管或四腔管、胃管等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5对症护理发绀者应吸氧,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及吗啡。

4心理护理

急救工作应迅速、镇静并井然有序,反复呕吐、大量便血,往往使病人产生较强的恐惧心理,我们用浅显的语言及时向病人讲解出血发生的原因几治疗,告诉病人是能够治疗的疾病,以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让病人有安全感,并耐心说明安静有利于止血,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已取得信任,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疑虑。

5保健指导

5.1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因、预防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

5.2合理饮食也是避免再度出血的重要环节,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等。

5.3保持乐观情绪,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证身心休息。

5.4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的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立即送医院治疗,定期门诊随访。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6。

[2]丁洪琼、喻姣花。《重症急性胰腺炎胰源性门脉高压病人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及急救》。中华护理,2005,40(8):58。

[3]龙黎明。《内科护理学》。2004:258~259。

[4]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49次印刷。

[5]王志红,周兰妹。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1175.

[6]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47.

[7]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