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效果分析

卢燕明汪永福鲁家军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人民医院骨科陕西商洛711400)

【摘要】目的:探讨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0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中抽取36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18)行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18)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是94.44%,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4.34±0.16)个月;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是94.44%,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6.59±1.63)个月;2组指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其治疗优良率,并加速其愈合进程。

【关键词】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优良率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85-02

本研究为明确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将36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予以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现报道2组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36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为医院自2010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其检查结果与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临床诊断标准[1]相符合,排除合并麻醉禁忌症者、手术禁忌症者、精神病等特征人群,本组均研究知情同意。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18例。其中,治疗组中男10例,女8例;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为(40.24±3.36)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9例;年龄为23~63岁,平均年龄为(40.25±3.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即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取其大腿外侧中下段切口,经外踝和髌旁约1cm处到胫骨结节下端2cm处止,暴露其关节腔,探查其骨折与韧带损伤等情况,并予以骨折复位处理,保证关节面平整光滑。随后在关节外侧置放钢板并予以固定,术毕闭合切口;治疗组采取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即保持平卧位,行硬脊膜外麻醉,在影像学透视下暴露其骨折断端,以3枚克氏针初步固定其髁间骨折,并使用松质骨拉力钉予以关节稳定处理,随后将外髁2/3部位作为导针点,使用三联扩孔器进行扩孔、攻丝、预切割螺纹,并拧入恰当型号的螺钉,并使用加压螺钉将支撑钢板固定在动力髁螺钉上,随后依次上螺丝钉进行骨折端固定处理。术毕闭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术后肘部屈伸范围,评估其临床疗效;(2)记录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2]

①优:患者屈肘超过130°,伸肘低于15°;②良:患者屈肘幅度是120°~130°,伸肘幅度是15°~30°;③可:患者屈肘幅度是90°~120°,伸肘幅度是30°~40°;④差:患者屈肘幅度不足90°,伸肘幅度超过40°;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以χ2检验分析,两组计量资料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2组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是94.44%,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详见表。

表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n(%)]

2.2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治疗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4.34±0.16)个月,对照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6.59±1.63)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7,P=0.000)。

3.讨论

髁部粉碎性骨折作为高能量损伤,属于股骨远端骨折主要类型之一,大多是因高空坠落伤、交通伤等所致[2]。由于内髁由松质骨、股骨外髁所构成,且程度不等的压缩现象,极大的提高了骨折复位治疗难度。髁部粉碎性骨折会涉及个体负重关节面,其属于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其复位要求较高[3]。对于髁部粉碎性骨折,既往临床上主要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其疗效尚可,但容易松动,影响骨折愈合进程与愈合效果。

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手术是临床上用于髁部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新型术式之一,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如下优势:(1)髁部钢板的使用范围较广,部分不适宜固定角度的骨折部位也可妥善固定;(2)无需选取髁部定位,无需因内固定本身定位不准而并发矢状面过屈畸形、关节面旋转畸形等并发症[4];(3)术者可依据患者髁部骨折实际情况选取螺孔,髁部冠状面骨折者亦可获得理想效果;(4)髁部钢板采取动力髁螺钉进行固定,结合其髁部内侧固定后钢板三角支撑,可增加骨折块稳定度[5]。经本次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充分证明了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肯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蜀燕.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671-672.

[2]李勇军.动力髁螺钉内固定与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36-37.

[3]王中杰.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4-125.

[4]马继征.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2):44-45.

[5]臧剑,姚正凯.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