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炎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炎临床观察

付贵化朱红辉陈红艳

付贵化朱红辉陈红艳(江苏沛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沛县221600)

【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停用抗痨药物。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疗程二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异甘草酸镁抗结核药物

肺结核在化疗过程中,肝功能容易受损,严重者中断化疗。我科自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者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60例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所致肝功能损伤者已排除其他活动性肝炎导致的肝功能异常,诊断均符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关于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55.04岁(19-62)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5.01岁(20-61)。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无明显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停用抗痨药物,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连云港正大天晴公司生产)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光甘肽(上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8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二周为一疗程,其他治疗两组相同。

1.3观察项目每日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每周复查肝功能变化。

1.4疗效标准显著: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ALT、AST、TBIL指标恢复到治疗前的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显著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显著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效率差异有统计学定义,优于对照组(P<0.01)

表1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的比较。△P<0.01

3讨论

随着肺结核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抗结核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肺结核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其中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在临床过程中常见,占药物性肝损害首位[2],轻度肝损害可不做特殊处理,一般可恢复,而中重度肝损害需要积极治疗,否则易出现致命急性肝坏死及肝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与药物本身或其他代谢物对肝脏毒性作用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所致及免疫反应所致。毒性代谢所致肝损害主要通过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导致肝细胞的损害,此种损害与药物的剂量有关,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免疫反应致肝损害主要为药物过敏及特异质反应,与剂量无密切关系,小剂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引起肝损害主要是药物性肝内胆汁淤滞是由一种胆汁淤滞因子的活性淋巴因子所诱导,它参与免疫性肝损伤使胆汁排泄系统结构发生障碍。另外可通过超敏反应,其中IV型超敏反应可致肝细胞损害有关。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的单一反式旋光异构物,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抗氧化和抗细胞调亡,是多种功能的肝细胞保护剂[3]。甘草酸中含量较少的α体甘草酸,有亲脂性好,抗炎活性强,异甘草酸镁为单一的18-α异构体甘草酸,含量超过98%,是具有更强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抗生物氧化及改善肝功能等多种作用的肝细胞保护剂,动物实验表明:对于CCL4引起的肝组织损伤及纤维化,异甘草酸镁可使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并能使受损伤的肝细胞具有较好修复保护作用[4]。本组病例研究发现,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还原型谷光甘肽比较,无论是在症状,特征的改善,还是在生化指标的好转方面,两组对比,在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少,疗效更加持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综合报告[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1):40-43.

[2]张振华,张会芹,刘艳元等.肺结核化疗副作用治疗分析[J],中国煤矿工业医学杂志,1999,14(2):95-96.

[3]孙黎,黄惠明,沈金芳等.静滴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1348-51.

[4]王佩,吴锡铭.异甘草酸镁对大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1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