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

文艺

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北京大地溪客商贸有限公司100101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平时休闲的第一选择,乡村也应借助旅游的风潮,重新审视和规划村庄,实现村庄新发展。在此基础下,本文将对简要谈谈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村庄规划

引言: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更是强调和重视了农村的发展。乡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更离不开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通过打造旅游型的乡村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19世纪初欧洲贵族在闲暇时间喜欢去周围的乡村郊游,因此首次出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代乡村旅游在我国悄然盛行并且逐步得到展。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把旅游度假作为宗旨,把旅游空间设定为村庄野外,力求做到没有人文干扰、不破坏生态环境、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目前乡村旅游形式是指城镇居民去到乡村观赏当地的美丽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品尝当地的特色农家菜,深入感受农村的各种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感受乡村生活。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乡村旅游通过结合当地农村的特有资源和独特文化,有效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一条新的途径[1]。

二、目前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现状

(一)乡村环境遭到破坏

乡村旅游本来是为久居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环境,城镇居民到小村来旅游也是为了感受和城市不一样的文化生活,呼吸新鲜空气、远离高楼大厦,做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也是以优美的风景作为最主要的吸引点,然而随着近几年乡村旅游的火热,许多村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过度开发乡村旅游,不断扩展村庄规模。把很多原来用于种农作物的土地和植树造林的土地强行征为建筑用地,随着村庄的规模越来愈大,村庄的生态环境也面临这巨大的问题。乡村旅游的盲目发展必然会导致村庄人口增大,人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势必会增加对土地、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消耗了当地宝贵的生态资源,此外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定量的浪费和污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特色不鲜明

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特色不鲜明,大部分的乡村旅游就是以“农家乐”为主的农村几日游,每个地方的农家乐项目也都是大同小异,人们无论去哪个乡村旅游住的都是农家大院,吃的都是农家小菜,白天进行农作物的采摘活动,晚上在院子里举行篝火晚会,所有农家乐项目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乡村旅游并没有根据当地乡村的真实情况和具体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长此以往,城镇居民很快会对这样缺乏新意和独特风格乡村旅游失去兴趣,从而阻碍和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

(二)管理不到位

我国目前对乡村旅游行业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条令,这也就意味着乡村旅游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准则,因此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存在着过度开发现象,尤其是部分村民没有经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批准随意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存在着欺诈消费者的现象,比如前段时间报道的农村“天价鱼”“天价肉”泛滥,而我国目前的监督执法部分对于乡村旅游行业执法力度不够,这也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够正规,特别是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密集、相似性越来越高,这也直接导致各个地方和地区的乡村旅游行业存在着恶性竞争的局面。

三、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法

(一)村庄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

首先村庄需要对整体的生态环境做一个精确的考量和评估。对乡村旅游开发中需要用到的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的计算。规划出具体需要用到的土地面积、水资源开发的限度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准确估算出当地村庄的实际人口容量,能接待的最大客流量是多少。与此同时,村庄还需要运用专业的勘测工具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划分和规划,结合具体的水资源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和土地环境等生态问题进行评价,大致了解这些生态资源的分布区域。根据具体的分布区域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开发,尤其是由部分村庄附近会有野生珍稀保护动植物,对于这样的区域必须将其保护起来,严令禁止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标注清楚生态控制线,所有的经济活动必须全部在生态控制线以内,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放宽村民和游客的活动区域,村庄要结合具体的地形地势,将村庄空间进行合理划分,进行科学的布局安排,旅游活动区、服务区和村庄发展区都需要进行明确划分。

(二)村庄需要开发自身的特色项目

每一个村庄都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增加吸引力。比如在江南周庄等村庄主要特色是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江南风景,而我国南部的南山村等地区主要以长寿村为旅游特色,开发的也大多都是养生的旅游项目。我国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聚集的村落,主要的特色就是带领游客感受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只有村庄结合自身的具体特点,才能开发出最与众不同的旅游项目,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和消费,持续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村庄在开发中需要做到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在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过度开发和无序开发现象。尤其是乡村旅游属于服务向行业,更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推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对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密集程度、能够接纳的游客人数还有植被覆盖率等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和限制,并且在村庄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做到实施监督和管理,遇到违规违章开发和规划的村庄取消其开发乡村旅游的资格[3]。

结论:总而言之,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重视度加深,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因此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更要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全面推动村庄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涛.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朱恩琪.苏州旅游型村庄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

[3]董瑞娜.陇南市典型生态旅游村庄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