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工作相关思考高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利辛县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工作相关思考高艳

高艳

安徽省利辛河道管理局236700

摘要:安徽省利辛县坚持以“四个全面”为指针,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深化水利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利辛县水利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就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水利改革;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管护创新

引言: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本文提到的安徽省利辛县,地处平原,雨水较为充沛,但时有发生洪涝灾害,对此特殊情况,农民“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对小型水利工程自觉保护意识淡薄,造成工程“高价建设、低价维护、零价使用”。长久以往,建过的工程得不到有效管护,从而失去应有的效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本文既对利辛县小型水利工程改革的开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又对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意见。

一、利辛县水利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建设。利辛县政府出台了《利辛县人民政府关于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实施意见》(利政﹝2014﹞32号)、《利辛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利政办秘﹝2014﹞74号)。全面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从“重建轻管”转入“建管并重,管理优先”,促进水利建设与工程管护步入常态化。

2、强化工作落实。对全县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全面落实“两证一书”制度,明确工程所有权、使用权,与工程运行管理使用单位、个人及农业用水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确保工程建成后效益得到长久发挥;全县各乡镇已完成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调查摸底,做到“一镇、一图、一表”。

二、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1.农田区域治理小桥涵配套。因每年都有大中小沟治理计划,但治理过的田间小沟没有资金配套排水小桥涵,5588工程建设中没有田间地头沟的小桥涵配套这一项,导致对农民生产造成不便,每逢午收及夏种时节,群众因生产机械耕作需要,把已疏通的田间排水沟再次填上,导致田间排不掉水。请求市局领导向省厅沟通协调,在每年的建设计划和资金投入中充分考虑小桥涵配套问题。

2.农桥改造问题。多年来,我县全面实施大、中沟清淤疏浚治理,成效显著,但由于大部分跨河、沟的农桥建设时间早,年久失修,对农民生产、生活以及群众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县交通部门危桥改造项目已经结束,全县仍有一半以上农桥亟需改造、重建,呈请市局领导向省厅沟通,能否增加此类农桥改造项目。

三、对利辛县水利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

1、加强宣传,推向全民参与水利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保护意识。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发展水利的良好环境。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2、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系生态建设为重点,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及农村沟塘清洁整治工程,恢复河沟生态功能,加强实施水系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3、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治水管水能力。大力引进、培养和选拔各类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设素质优良的水利人才队伍。加大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水利服务站人员及村级水管员业务素质,强化人员责任意识。落实基层水利人员报酬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基层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基层水利管理队伍不稳、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4、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运行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进一步搞好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保护范围。健全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强化指导监督,全面推广“两证一书”管护制度。

5、加大依法治水力度。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和执法装备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制度。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涉水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结束语: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将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管护机制,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保障工程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效益,确保农村居民生活便利,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