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一扫千年尘,功劳惠及众青衿——布依族学者莫友芝《笺异》研究《唐写本》写本源流方法之管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3

古镜一扫千年尘,功劳惠及众青衿——布依族学者莫友芝《笺异》研究《唐写本》写本源流方法之管见

田穗

关键词:莫友芝;笺异;写本源流;经验解析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8-0067-03

作者简介:田穗,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贵州都匀邮编558000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又号紫泉,晚号眲叟。嘉庆十六年五月三日出生于布依族史上享有盛名的独山州北兔场上街(今贵州黔南独山)莫氏之家。莫先生“少承先训,会通汉、宋两学,于声韵学、训诂学、经学、史学、金石目录学及诗文,无不探讨,与郑珍并称‘西南巨儒’”[1],是贵州民族地区文化重要的传承者和开拓者。

同治元年,莫先生得安徽黟县县令张廉臣赠予《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简称《唐写本》),继而以其为底本,对校“二徐本”,突破前学仅从内证角度(即是根据古籍善本原作内容、原作涵义说解、原作结构次序与逻辑关联,通过文字、训诂、音韵、版本考证校误求真的一种校勘方法)校勘《说文》的模式,采用外证法(即对写本的避讳体例、鉴跋题记、篆字书法、书写行款和纸张质地等外部典型特征甄别考证的方式)与内证法(即对写本的篆字说解、篆字形体、篆字字次、篆字音纽及文献征引等特征进行考订辨析的方式)相结合的校勘方式,由外而内拨开残卷重重迷雾,精当准确考证残卷为中唐写本,终使后世学者识见“传在铉、锴前”的《说文》版本,且撰写出《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简称《笺异》)这部校勘专著。《笺异》蕴含莫先生研究“说文学”的主要治学路径,它以精审的校记,把《唐写本》学术价值呈现给学界,使《唐写本》迅速引起学界普遍关注,成为里程碑式的《说文》范本。

笔者屡屡研读莫先生的《笺异》一书,皆为这位身处偏远民族地区的布依族学者治学精神深深触动,故拟将于本文对莫先生《笺异》研究《唐写本》写本源流的方法做一总结,以期向当今学界展示被誉为“西南硕儒”的莫友芝先生为传承民族文化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本,以就教于大方。

莫友芝先生运用外证法,于众家纷纭中准确找到校勘《唐写本》切入点,即从《唐写本》的避讳体例、鉴跋题记、篆楷书法、书写行款和纸张质地等外证特征材料考证残卷为中唐写本,不仅源于身为目录版本学家、古籍鉴定专家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他对古籍版本独具一格的外证考鉴方式也是我们今天从事文献校勘研究应当学习借鉴的治学方法。笔者着重从纸张质地、避讳体例、印跋题记、篆字书法及书写行款等五项外证典型特征,对莫先生研究《唐写本》写本源流方法做一评述,以探这位布依族学者对《唐写本》考镜源流的特色。

一、纸质考鉴

古书辗转流传,纸质作为版本考鉴的重要特征之一,莫友芝先生在版本鉴定时极为重视。我们从莫先生《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卷一第22条《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2]、卷一第14条《汉书·一百卷》及卷一第34条《士学规范》等对古籍善本的考辨与记录亦可窥见一斑。故而莫先生校勘《唐写本》,着眼点能从考鉴纸质着手,本着求真存实的宗旨逐层推进,考查核证残卷。据《笺异·引言》记载:

同治改元初夏、舍弟样芝自来安庆,言黟县宰张廉臣有唐人写《说文解字·木部》之半。……。纸坚挈逾宋藏经,盖所谓硬黄者。在皖见前代名迹近百,直无以右之。余则以谓果李唐手迹,虽断简,决资订勘,不争字画工拙。[3]

其中“纸坚挈逾宋藏经,盖所谓硬黄者”最能体现莫先生版本鉴定功力。莫先生把“硬黄”作为考证重心,可见他校勘的精审与睿智。“硬黄”为纸名,据宋代著名鉴赏家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古翰墨真迹辨》记载:“硬黄纸,唐人用以书经,染以黄蘖,取其辟蠹,以其纸加浆,泽莹而滑,故善书者多取以作字。”莫先生由“黟侯赠我唐人写本书”残卷的“硬黄”纸质,遂推断残卷为“中唐写本”,此考证结果得到学界认同,晚清古籍版本鉴定专家杨守敬先生于1907年4月2日曾亲自考证《唐写本》原物,且题签于《唐写本》之上:“此卷黄麻坚韧,墨光如漆,与守敬所藏唐人书左传无异。”进一步证实了莫先生对残卷纸质考证的准确性。

而且,据《笺异·附识》记载,莫先生亦审慎考证了残卷纸张完整程度,即:

纸高建初尺,尺有八分。第—纸右断烂,存“柤”至“桓”八文。上端广四寸,下端广四寸六分。第二纸中烂,析为二:一广尺有一寸弱,“楃”至“”二十二文;一广七寸八分,“櫌”至“桮”十四文:烂夫者“鈶”、“楎”二文。第三纸广尺有九寸八分。“”至“椯”三十六文。第四纸“橛”至“”;第五纸“棨”至“”;第六纸“”至“楬”,各三十六文,广并与第三(纸)同。以推第二纸,若不断烂,从容文数及广亦同后四纸。可因见唐经纸尺度。

莫先生采用存真式校勘法,精审校度了每纸的广狭尺度。其考证方式不仅与其收藏家及鉴赏家身份相符,而且从中我们还领悟到他鉴定古籍的最佳治学路径。

二、避讳考鉴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叫做“避讳”[4]。利用避讳字断定古书撰写刊刻年代是鉴定古书版本源流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莫友芝先生《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卷一第14条《汉书·一百卷》、卷二第10条《汉书》等处考证古书年代时,常采用此法。故而校勘《唐写本》,莫先生依据历代“当王不讳”的避讳规律,熟练采用避讳原则对古书版本源流鉴别考证。据《笺异·引言》记载:

“、”讳阙而“枊、卬”不省,例以开成石经,不避当王之“昂”、盖在穆宗后人书矣。

莫先生考证:“、”两字缺笔系避唐德宗李适和唐穆宗李恒的名讳;而“枊、卬”两字无省笔,则不避唐文宗李昂名讳。且以类比法征引唐文宗(李昂)太和七年(公元833年)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刻制的“开成石经”[5]参证,推证残本源于“穆宗后人书”。

莫先生推证结论受到学界认可,晚清学者刘毓崧先生在《笺异·题识》明确:“毓崧就唐代避讳之例,参互推求,知此本写于元和十五年穆宗登极之岁,尚在改元长庆之前。盖新主龙飞御名谨避,此制由来已久。”当代著名学者周祖谟先生《唐本说文与说文旧音》亦确证:“栝恒三字皆缺末笔,栝避德宗嫌名,恒避穆宗讳,是以莫氏定为中唐人所书。”[7]

由此知,莫先生对《唐写本》写本源流的考证非为主观推测,而是依循传统避讳原则,由文字缺笔切入,凭借确凿理据最终完成外证推断的。故而莫先生采用避讳原则考证《唐写本》的写本源流,能历经时世迁移,仍受学界推重。

三、印跋考鉴

古之学者对所见所藏之古书,往往铃上私人印章,这些印章是藏书源流的重要凭证,从中可探察到古书辗转收藏的过程。

莫友芝先生是版本目录学家,所见古本不计其数,熟悉并准确判断善本所存印跋,是他考鉴古书源流的强项。他撰作《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如卷一第6条《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卷一第14条《汉书》等处,都有此类考证方式的记载。由此,莫先生校勘《唐写本》的藏书源流就采用了此法。据《笺异·附识》记载:

卷末附米友仁《跋》,合缝有绍兴小玺,《跋》后有宝庆初俞松题记。知南宋初犹在内府。后乃归嘉禾藏弆家。松题记左有俞松心画及寿翁二印。寿翁,淳祐甲辰著《兰亭绩考》者,嘉禾人,官承议郎,皆见书中。此题先廿年,皆殊不藉轻重,唯米《跋》谓篆书六纸。以第—纸例诸纸,烂失当二十八文,第二纸失二文。是在元晖后,犹可依寻云尔。

莫先生考辨残卷钤印属南宋人“俞松心画”及“寿翁”两方印章,准确推证《唐写本》应传钞于北魏之后。莫先生外证考证方式与《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鉴别善本版本源流的方式相同,可见,此类校勘方式就是他鉴定古书版本源流的常用格式,亦是他治学卓出众家之处。

莫先生推断《唐写本》为“千岁秘笈,绝无副移”的考证,周祖谟先生《唐本说文与说文旧音》亦表赞同:“两纸合缝处有绍兴小印,卷末有米友仁鉴跋语(见图一)。以篆法及内容观之,确为唐本无疑。”

故此,莫先生凭借己所闻见的历史人事,准确考证印跋推断残本源流的校勘经验堪为后学者研习借鉴。

四、书法考鉴

莫友芝先生“工书法,四体皆精,尤长隶、篆,富金石味。”故记录经眼古籍时,常擅从书法考鉴角度围绕古书文字的字体书式、笔划粗细、字形大小等书写体式辨别古书真伪及时代,在《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卷二第1条《书传辑录纂疏·六卷书序一卷》就明确记载他从印钤角度对版本源流进行考证的过程。

正因莫先生在版本目录学领域造诣精湛,因此,考证《唐写本》源流就能熟练从书法鉴定着手,由字体书式准确推证出残卷源流。《笺异·引言》记载:

同治改元初夏、舍弟样芝自来安庆,言黟县宰张廉臣有唐人写《说文解字·木部》之半。篆体似美原神泉诗碑。楷书似唐写佛经小铭誌。……在皖见前代名迹近百,直无以右之。

莫先生把残卷篆体同唐代的“美原神泉诗碑”(见图二)、“佛经小铭誌”以及“在皖见前代名迹”进行类比考证,从共时的社会使用环境,推证得出“黟侯赠我唐人写本书,乃是许君《说文》之断帙(见图三)。中唐妙墨无双经,动色传看叫神物”的惊叹。

莫先生由书法切入考证《唐写本》写本源流得到后世学者认同。周祖谟先生《唐本说文与说文旧音》评其为:“木部之书法至精,篆书作悬针体,与唐元次山《峿台铭》(见图四)甚相似,必为名手所书无疑。”《唐写本》篆字为“悬针体”,早在《隋书·卷三十二》中亦有此书法称谓的记载:“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并藁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余种之势,皆出于上六书,因事生变也。”[11]由此亦证莫先生考证“篆体”渊源确实可信。同时,2007年沈之杰博士亦撰《试说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帙在清代以前的定位与流传》[12]一文,再次从外证角度补证《笺异》的书法考鉴结论,确证《唐本说文与说文旧音》评价《唐写本》“木部之书法至精”的考证结论,丰富了莫先生外证《唐写本》书法考鉴说解的内容。

此外,周先生言及道州浯溪摩崖石刻《峿台铭》(见图四),为唐代文学家元结撰文的“浯溪三铭”之一。据《金石萃编》载,此篆书碑刻未署书者姓名;然据《金石存》引北宋黄庭坚语云:“以字法观之,亦瞿令问篆也。”朱关田先生《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称“有唐一代悬针之篆,当推瞿氏为第一”。笔者对比察看本文图三与图四的“悬针体”,感知《唐写本》“悬针体”篆法遒健隽逸胜于《峿台铭》,窃以为可作《唐写本》“木部之书法至精”的又一佐证。

五、行款考鉴

莫友芝先生嗜好古籍,流连于书肆的同时,广交各地藏书家,因而得以见识到众多古籍孤本,进而极大丰富了他考鉴古书的经验。因他广博见识,故考证古书时自觉融入考古范畴的文物鉴定技术,不仅注重内证理据准确,而且亦重视外证信息的获取,其中对古书行款的考鉴就是莫先生考证古籍时常用的方式,他最具代表性的版本目录考鉴成果——《宋元旧本书经眼录》的每一条记录皆有行款内容,此种考证方法已成为莫先生甄别著录古书的独特格式。据《笺异·附识》记载:

第—纸右断烂,存“柤”至“桓”八文。上端广四寸,下端广四寸六分。第二纸中烂,析为二:一广尺有一寸弱,“楃”至“”二十二文;一广七寸八分,“櫌”至“桮”十四文:烂夫者“鈶”、“楎”二文。第三纸广尺有九寸八分。“”至“椯”三十六文。第四纸“橛”至“”;第五纸“棨”至“”;第六纸“”至“楬”,各三十六文,广并与第三(纸)同。以推第二纸,若不断烂,从容文数及广亦同后四纸。……。以第—纸例诸纸,烂失当二十八文,第二纸失二文。……。

莫先生不仅记录了残卷的缺漏篆字,而且准确推断各页篆字字头间行款容字数。莫先生对行款考鉴,有极强的预见性,笔者从《唐写本》木部残本(见图三)和口部残简(见图五)观察到:二者反切注音有别,仅木部残卷其下横写反切注音;但是字头下对篆字说解的行款却相同,即每行二篆,分二段记载,字头用大字篆体表示,说解之文分二或三行书写。故知,莫先生推断残卷为唐代写本极为确切。

丰富的版本目录学考鉴经验,使莫先生考证《唐写本》方法卓出众家,能从行款角度对残卷篆字书写顺序和排列形式进行考鉴,最终确证残卷为“中唐写本”。

综观莫先生《笺异》研究《唐写本》写本源流的方法,笔者认为莫先生在长期版本目录研究中形成经眼古书时的著录格式,即验纸质、审印跋、观字形、看避讳等版本鉴定法,是促成其考证推理精确的重要前提。

六、结束语

东汉许慎《说文》,主要传世仅有二徐本,历代者研究中虽多有疑滞,且亦有诸如严可均、桂馥、段玉裁、王筠、朱骏声等“说文学”大家稽核阐发,但终因难以出示早于二徐本的版本验证厘定疑惑,故终难辩伪解惑。至同治元年,莫友芝先生识鉴《唐写本》,终使后学者研习视域有了新突破。笔者认为周祖谟先生“不有《唐本》,终难定二徐之精粗美恶也”的评价,就是后学者对莫友芝先生考证《唐写本》的历史文献价值的最精当的评价。

总之,清代学界倍受推崇的独山布依族莫氏父子——莫与俦与其子莫友芝、莫庭芝,皆以精研经学与诗学扬名于世。后辈学人观莫友芝先生《笺异》便可窥其成就一斑。莫友芝先生凭着校雠的敦实态度、丰厚学识,慧眼识鉴在民间被当作古代书法珍品留存下来的残卷为唐代《说文》抄本,实属难得,亦是我辈学人值得骄傲与效法的楷模。他考证《唐写本》的版本源流,无论从查考到取证,都讲求科学依据。查考取证材料时,他能坚持文献资料的审核可信;查考取证理论时,他能始终确保所涉及领域的专项知识尽可能正确无误,终使“古镜一扫千年尘”,功劳惠及众青衿[13]。

参考文献:

[1]遵义市史志办.遵义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清)莫友芝.宋元旧本书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清)莫友芝.续修四库全书·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5]开成石经[Z],始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终于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今存西安碑林.

[6]梁光华.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注评[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7]周祖谟.问学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美原神泉诗碑”[Z],由唐代(公元688年)书法家尹元凯篆书,碑高182厘米,宽65厘米,现存陕西省博物馆.

[9]臧克和.从唐代石刻看唐代写本篆文[C],莫友芝先生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10]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古胜隆一搜集提供[Z].

[11](唐)魏徴.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沈之杰.试说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帙在清代以前的定位与流传[J].中国语文,2007(6).

[13]戴燕.历代诗词曲选注·诗经·郑风·子衿[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GuJingSwepttheMillenniumDust,BenefitandPublicCreditTheBuyiPeople"--AStudyof"theScholarMoYouzhi"Tang"ontheOriginofThisWritingMethod

TIAN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