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感受精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阅读名著感受精品

刘春鹰

刘春鹰(新疆石河子总场一中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阅读名著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生活境遇,寻求人生价值,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理解精神的价值所在,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阅读;精品

阅读名著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生活境遇,寻求人生价值,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理解精神的价值所在,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对于阅读名著,感受精品之美,我作了以下尝试。

1.认真研习新课标,把握方向

阅读方面,课标做了明确规定。选文极具典范性、感染性、熏陶性,风格各异,文化内涵丰富,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占有适当比例,兼顾外国作品。课文总数应不少于140篇,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足见读名著、感受精品之美在教学中的分量。

2.充分认识名著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文规定:中学生要有感受文学形象的能力;要有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力;要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名著的积极性。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观的有效途径。因为文学作品包含着认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等各种因素。但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蕴含在审美的因素中,通过鉴赏,可以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功能。

3.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有些学生不喜欢读书,有些学生爱读书却不喜名著,而好猎奇。教师要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加以正确引导。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3.1如没条件,要创造条件多渠道接触名著。我接了一个新高一,高中教材全面改版。学校规模小,馆藏书屈指可数,名著更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发动全班同学每人买一本名著,不要买重,先读完自己的再互相传阅。其次在教学中,凡涉及到的中外古典名著,我都抽时间把故事梗概、主人公简介给大家,使学生在没读之前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最后利用电视这个传播媒体,让学生注意收看播放的经典名著,去品味语言文字塑造文学形象和演员塑造的文学形象。

3.2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娱活动,给学生展示风采的机会。学校举办了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一次古典精品文章背诵比赛。根据学校计划,我提前一个月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两首诗歌,但必须是精品,选自己能理解的、感受比较深的诗歌或散文诗。一星期后,学生把篇名及作者报了上来,有选郭沫若的《女神》的,有选普希金的《致大海》的有选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一时间精品诗歌争相传诵。由于参赛名额有限,我只好在班里举行淘汰赛,有些学生热情非常高,我实在不忍心把他们淘汰掉,最后以组诗的形式,让他们参与进去。使学生对作者的生平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了较深的理解,为以后的诵读、鉴赏、品评打下基础。

3.3充分利用班会和课堂这个主战场。首先,利用语文课时间抽5分钟,让每个同学介绍故事梗概或心得体会,这就迫使每位同学必须去读,否则,这5分钟时间就无话可说。

其次,利用主题班会,说名著、议名著、评名著,现在读名著之风已蔚然兴起,这样做比学生课外读其他杂书要好得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品之美。

4.重过程,轻结果

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初中三年加高中三年,每学期都布置学生完成四部名著的阅读量。六年下来,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名著,随着时间流逝,阅历的增长,他总有再学到的时候。到那时,我们的学生不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吗?所以,他只要参与了这个过程,那就静心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