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分析

魏燕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公共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不匹配,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公共行政管理的内涵;然后分析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创新面临的问题,包括政府职能缺失、管理制度不健全和部门管理的权责不明确。最后根据问题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加快转变政府的职能、创新行政管理的制度以及明确部门管理的职责。

关键词: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创新;发展分析

引言

公共行政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Akindele等人的观点,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专业化和复杂化,以及政府职能不断增加,需要实现多样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概念,进而分析了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最后分析了其他相关管理理论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1公共行政管理的概念

“公共”一词仅指社会特定部门,即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因此,公共行政是政府管理,在特定的政府领域开展业务,它是实施政府政策的机制。公共行政部门关注的是如何组织国家行政管理及其运作方式。由于它是实施政府政策的机制,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必须涉及组织政府行政部门及其机构和程序的最有效方式。公共行政是机制,也是政府履行职能的整体过程。它是一个人际关系和相关活动的网络,从政府延伸到最低薪的个人,涵盖日常生活的所有资源、自然和人类,以及政府所处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它是一个角色和角色关系系统,尽可能明确和切实可行地定义,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政府的意图和计划;它是一个促使这些意图和程序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系统。这是一种常规活动模式,涉及决策、计划、咨询、谈判、调解、仲裁、指挥和数据收集,政府通过这些活动履行其职责。

2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创新面临的问题

2.1政府职能缺失

在公共的管理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职能缺失,政府的管理存在着死板、强制、落后的现象,同时政府的职能也没有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政府的宗旨应该是为人们服务,但一些政府官员把行政作用当作自己的权力,一些政府官员只为了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此外,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时,过多地对公共事务和企业活动进行干预,这对企业和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影响着公共行政管理水平的发展。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政府在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时,没有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行政管理手段也不适合,因此存在着行政管理水平低下的特点。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时缺少科学决策的机构,同时行政监督的力度也不强,容易造成一些政府人员以权谋私的现象,严重损害者人们的利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共行政管理的制度不健全,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群众不能参与到行政管理的监督上,使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不够,因此容易造成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

2.3部门管理的权责不明确

我国行政管理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权利上收、责任下化的问题,如行政部门在听命与主管部门的同时还要听命与其他的部门,这就容易产生职能和权力出现不对等的现象,行政管理容易陷入混乱的局面,因此行政管理的效率就会降低,政府要加强行政管理,就要明确部门管理的权责。

3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的途径

3.1加快转变政府的职能

行政管理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作,需要同时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同时,在进行行政管理时要注意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矛盾,同时转变政府的职能,将政府的职能由重视政治建设转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上来,将行政手段的资源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资源进行转化,为市场为中心,以此来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人民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外,政府加强行政管理,还能发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想出找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使政府由全能型政府转为高效性政府。

3.2创新行政管理的制度

面对群众不能参与到行政管理的监督上,使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不够的问题,政府首先要加强民主行政的建设,首先在政府面临重大的事务时,要先深入进行调查,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将涉及到专业性的事项时,要邀请专家进行评估,然后在听取专家与民众的意见后进行集中,最后由政府有经验的领导进行决策,做到决策公正、公平与公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更好的建设民主政治,同时更好地建设民主型政府,推进行政管理的民主化建设。此外,面对一些政府人员以权谋私的现象,政府要加强行政管理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在内部监督上,完善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运用宣传教育法,减少行政管理部门滥用职权;在外部监督上,加强群众的监督机制,以此来发现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

3.3明确部门管理的职责

加强行政管理,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规范政府机构

的职能、行政权力等。要处理好政府机构与行政的关系,将政府的全部收入都放入财政预算内,进行统一的管理,政府部门不得乱收费。要处理好政府职能与行政管理之间地关系,将政府职能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政府职能的实施要依法进行。政府要用法律来约束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同时对各个部门的职权进行明确,以解决行政管理部门办事效率低、办事拖拉的问题,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政府要之间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下放一部分权力到地方,让政府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公共事务,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完善。同时用法律规范地方的职权,并规定相应的责任。

3.4后现代理论的优化措施

后现代理论是一种广泛而有些含糊不清的信仰体系,与对现代主义信念的哲学和文化反应有关(有时与人文主义等同)。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提议,即现实最终无法被人类调查接受,知识是一种社会建构,真理、主张是政治权力的体现,而言语的意义则由读者而非作者决定。简而言之,后现代理论将现实视为个人或社会团体所追求的现实。最近,后现代主义在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被普遍使用,是一种新颖的想象和思想,没有明确的定义,拒绝“基础主义”,倾向于相对论、非理性和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反映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区别,即是否有可能找到理性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后现代主义者质疑某些基础,例如倾向于赋予某些群体特权并降低他人重要性的制度。后现代主义思想将社会视为全人类共有,不论种族、信仰和宗教。人文主义和其他功利原则知识的发展是后现代主义的基础,而后现代知识不仅仅是权威的工具,它还提升了人们对差异的敏感度,并强化了人们容忍不可通约的能力。

结语

公共行政理论框架在主题上是探索性的,始于处理组织形式维度的经典或传统方法。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的人力和系统方面都很重要,并强调每个理论中存在的积极方面,并通过赋予它们独特和统一的条件来避免消极性。公共行政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解释性框架,探索社会综合管理的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景来.西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研究述要——兼及对中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

[2]葛建文.新公共管理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适用性反思[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3]谭国太.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J].重庆行政,2004(6).

[4]金太军,王建润,汪波.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探索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3(3).

[5]孟庆珍.浅析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状况及前景[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