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浅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开展

蔡国栋

蔡国栋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摘要】本研究通过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更好地、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既是整体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完善高校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91-02

前言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显示出严重的态势,问题主要涉及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为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情感自我控制力、压力等方面,这些心理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将对他们毕业后的社会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把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了高职院校需要迫切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1明确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首先在入学阶段,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适应职业院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职业技能养成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

其次在中期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现实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最后一阶段为毕业阶段,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即是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职业,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2丰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应该确定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在操作层面,学校必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2.1心理和心理健康概述

显现心理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让高职学生了解人的心理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知道什么是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结构如何、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怎样、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2积极适应教育

高职学生经历了从中学到大学,面对环境的巨变和全新的生活,许多高职大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出现程度不等的适应不良症状。积极适应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学会调控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尽快地适应新生活,保持心理健康。积极适应教育包括:高职学校生活的特点、要求及对环境的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冲突;对自我的正确认识、重新定位、调整心理承受能力;新的理想目标的确立;学习目的的端正与学习规律的把握;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文明生活方式的建立等等。

2.3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以便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开发潜能,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让高职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4健康情绪情感教育

健康情绪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尚情感;学习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放松训练等。

2.5健全人格教育

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标志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修养,爱集体、爱劳动,爱护公物、勤学钻研、心胸开阔、见解深刻,不以自我为中心,能替他人着想,意志坚强,具备豁达的胸襟,比较稳定的情绪,富于幽默感,等等。健全人格教育包括: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性格倾向:培养良好的性格;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等。

2.6人际交往教育

积极有效的交往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持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人际交往教育是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训练掌握—定的交往艺术,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人际交往教育包括:学习各种社交技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愉悦地接纳自己;形成大学生的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大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打扮得体、举止文雅等。

2.7性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学生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逐渐趋向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性成熟问题,为他们增添了无数的烦恼与困扰。因此,加强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生理知识传授、性心理教育、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审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恋爱心理及调适指导等,让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2.8择业心理教育

职业的选择是高职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择业心理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的情况,同时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平时的学业、生理心理表现以及专业兴趣、爱好、能力、性格和体质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合社会需要及自己身心特点的职业。

3结束语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考虑年龄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殊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丰富职业心理教育,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可度,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并向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职业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另外,高职学生生理已接近成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用于自我培养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学习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也显得特别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4(4).

[2]张履样.学校心理素质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