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创新对策李志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创新对策李志鹏

李志鹏

(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从目前情况来看,水利工程建设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防汛抗旱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力度逐步加强,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也具有涉及面广、建设环境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等特点,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势必会影响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最终促进水利行业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施工周期长。由于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比较高,需合理规避汛期,施工周期长,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②影响因素多。水利工程施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采用的材料质量,周围环境的影响,监督人员的素养等,可能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③质量问题。由于水利工程的重要及其施工难度,一旦在施工过程中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那么整体工程的质量都会出现问题。④质检难度大。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质检的难度往往比较大,这是因为水利工程是一个整体,无法拆卸,因此,其中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检测出来。

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1、缺乏有效管理制度。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制度不完善,没能基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实地施工条件。①缺乏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没能研究水利工程施工的重难点,不能基于新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缺乏相关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制度没能起到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监督作用。②施工管理方式方法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对着施工人员监督不到位,管理人员执行制度较为松散,没能效的规范施工细节的问题。③管理制度的更新不足,没能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确定施工管理的重点,因此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整体效率和水平。

2、施工环境问题。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本身就较为复杂,不同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水文状况等,会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并且水利工程各施工环节对施工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依照不同的施工需求,营造相适应、相协调的施工环境,对不利的施工条件进行有效的应对、控制,进一步提供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3、施工人员问题。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会从侧面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建筑质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来说,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才能确保施工管理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提高建筑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来说,只有具备扎实的建筑设计基础,切实了解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各个环节,才能够设计出健全完善的设计方案。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说,只有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施工经验,才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

三、提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

1、健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有效性,还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制度,注重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涌现的问题和弊端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修改。①应当参照同类水利工程施工的情况制定本工程的管理规定,按照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施工要求与人员现状强化提高水利工程的验收与管理水平。②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监督管理体系,注重各种数据信息的有效汇总,达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整体效率的目标。③建立科学化的水利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制度,明确水利工程施工监督管理的重点,在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下落实水利工程施工的岗位责任,这样才能回避施工过程中问题,达到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倡导科学化施工管理目标。

2、提升施工环境管理。水利工程对施工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技术环境,才能有效推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发展,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精准有效的把控。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要进一步做好环境管理工作,解除、处理施工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发扬、调动施工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化困境为动力,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效。例如当水利工程的大坝施工出现水流聚集渗透的问题时,就要依照施工项目的特点进行导流技术的使用,采用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洞导流、成孔导流等方式完成水流的有效疏导,为水利工程的后续施工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3、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为了达到高质量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还要强化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着力优化配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这样才能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需要。①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把关,保证优化配置在多层次和多专业的水利工程技术人才,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有效性。②还要加强工程技术交底与技术培训工作,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掌握新型的施工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示范能力,达到有效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的目标。③还要建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在科学化的分工机制下发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

4、重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企业按照工程施工合同要求提供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充分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严格贯彻落实项目质量管理制度,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质量的总负责人,要组织项目部人员切实为项目整体质量服务,同时要配备专职质检员,负责项目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完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重点施工内容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等内容,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技术交底工作,并且保证技术交底能够覆盖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具体的施工作业人员;定期召开施工质量研讨会,讨论分析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协调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各自分工进行质量的管控。

5、重视施工进度和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材料、设备等进场后,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损耗,节约成本;根据工程进度协调配置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等资源,减少和避免窝工现象;重点控制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协调非关键路径,保证项目总工期;随着工程施工的深入开展,动态调整项目进度计划,并且出现进度和成本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并纠正偏差。

结语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对于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较强的技能和技术是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本保证。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除了需要重视技术和安全之外,还需要重视管理。管理者应该更多地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施工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自身的技术。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施工人员实施正确的指导,用标准化操作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优化分析[J].水能经济,2018(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