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协调欠发达地区数控专业学生数控编程能力发展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浅析协调欠发达地区数控专业学生数控编程能力发展的策略

蔡玉仙

蔡玉仙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526400

摘要:在欠发达地区的职校,由于教学设备不足,电脑和机床不够用,要有效地协调学生数控编程能力发展,必须讲究策略。教师面对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高低不一,既要致力于整体调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控编程基础知识和运用,形成一定的综合数控编程能力,又要着眼于个体潜力挖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探究、各尽所能、齐搏共进,以正确有效的策略促进全体学生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

关键词:整体协调潜能分层协调

今天,数控对促进世界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获取和领悟数控编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整体调动策略——开发学、说、读、编写潜能

1.运用简语提问,激发学生想“学”的潜能。巧设悬念诱发兴趣和热情是引导学生步入数控课堂教学的一把钥匙。课前先让学生猜个有关数控编程知识简语或讲一个笑话,让学生听得明白,听得轻松,听得愉快,听得满足,激发他们对学习数控编程的求知欲。上课前我出了这样一个简语提问:“零零快三补,请同学根据字面的意思说出01组的各代码的意义。”学生听了,会意一笑,均想到是书中01组的代码和意义,急忙看书找答案,并主动说出答案,“零零快是G00快速定位指令,三补是指G01直线插补、G02顺圆插补和G03逆圆插补。”这样,学生把这组指令记牢了。

2.巧施方法,打开学生乐“编”的潜能。数控编程教学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觉得明白,一旦要自己编程,就抓耳挠腮,编写不完整。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设法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努力鼓励这类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由于学校设备简陋,我就因地制宜,运用小黑板写出编程习题编程框架,将部分内容以填空形式出现,请学生参照例题出来黑板填空,并请优生点评,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做得出来,达到差生优生共赢的效果。

3.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传统的读书课是指读英语和语文,但在职业学校,这种观念要改变,读书课也可以读专业课的知识。我校每天都有一节早读课,我要求学生多读教师划出的典形例子,重要指令及相关定义。教师亲自到班中指导读书,这样一来,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4.以活动为导向,培养学生爱“编”潜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成立数控活动小组,并选出小组长,教师定期给小组长一个实物和一张工件的图纸,让小组长组织学生按实物和图纸去编程,并让他们互改并讨论之后,交由教师最终定稿并让学生在实习课时加工出实物。教师曾经给过学生一个葫芦和一张工件图纸,最后,学生们真的合作编程并加工出来,看到那时的他们满脸是成功的喜悦,就知道这样的活动的效果是单纯在课堂上满堂灌的效果所达不到的层次。经过几次这样的活动之后,学生的编程序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二、分层协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1.布置学习纲要,协调学生获得的认知结果。当一个指令或一个程序讲完后,不仅让优秀的学生概叙对该知识点的认知结果,也让学困生谈谈获得的认知结果。例如,在讲解“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82的格式化与应用”时,我按梯度列出三个问题,让学困生仔细阅读例题,从中找出例子中的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82的句子,并抄出来,再在图纸标出对应终点坐标的位置;让中层生画出切削螺纹的走刀路线;让优生对着图纸重新编写程序。

2.协调学生交流合作成果与心得。引导学生通过共同讨论、交流心得、成果汇聚形成了一股合力,进而思考对于新知识的信息资源应从哪里获取、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为了充分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数控编程活动,协调好让每个层次学生都有事可做,把全班按层次不同分成三个大组(低层次学生划入“资料卡片组”,中层生划入“网络信息组”,上层生划入“实践操作组”),然后交流合作成果与心得。通过交流,既发挥了学生首创精神,实现知识自我反馈,又培养了学生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也让每个层次学生都有收获,同学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追求共同进步,这是单纯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协调——创造机会,构建数控编程发展平台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有的好学,有的积累用心,有的运用有道,有的智力有优势,有的笨鸟先飞……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寻找所长,热心鼓励奖赏,并努力在数控编程教学中为他们构建多种适合各自表现的和谐平台,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平台中扬其所长,有所表现。例如,给好学者提供更多回答问题与说的机会,从记忆圆弧插补指令G02和G03的方法开始,逐渐到谈论顺逆圆插补指令的格式中每一项的含义、顺逆圆插补指令应用区分和如何根据工件图纸的圆弧正确使用顺逆圆插补指令等;给积累用心者让他们有所发挥,展示他们的课堂笔记,张贴他们所编写的程序;给运用有道者让他们有所表现,参加各种形式的编程活动,如参加编程竞赛等。

实践证明,综合运用上述策略,对优化数控编程教育的质量和提升全体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仲冈主编《数控设备与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

[2]黄伟林主编《数控加工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