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有机磷中毒125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急性有机磷中毒125例临床观察

柳双桂陈珍林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200)

【中图分类号】R9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83-02

有机磷中毒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急性农药中毒,是我国广大农村发病人数最多的急性中毒[1],存在发病快、病情危重、易并发呼吸衰竭、病死率高等特点[2]。为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12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4月~2015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有机磷农药接触史。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中毒途径、中毒原因、发生时间和诊治情况。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按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原则给予清水插管电动洗胃机洗胃,至洗出液体澄清。所有患者给予碘解磷定静脉滴注,至72h停用;基础治疗为阿托品静推,并给予静脉补液。出现呼吸窘迫者及时采用机械辅助通气和对症支持治疗,出现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患者入院后即抽取外周静脉血行胆碱酯酶(ChE)活性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龄和性别的特点

超过60%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文化水平不高于初中水平;40~59岁这一年龄层患者显著高于其它年龄层(P<0.05);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P<0.05)。从事农业者有107例,占85.6%。

2.2中毒时间及中毒原因

急性有机磷中毒发生于6、7月份最为多见,约20例/月,见图1。125例患者中,101例(80.8%)为有意中毒,24例(19.2%)为意外中毒,如误服有机磷农药或喷洒农药时接触过多有机磷农药。其中甲胺磷32例(25.6%),敌敌畏24例(19.2%),乐果23例(18.4%),特丁磷11例(8.8%),辛硫磷7例(5.6%),其他农药28例(22.4%)。

2.3诊治情况

125例患者中,入院时ChE活性<30%有68例(54.4%),30%~49%有16例(12.8%),50%~69%有8例(6.4%),≥70%有33例(26.4%)。125例患者中,34例(27.2%)出现呼吸衰竭,6例出现中间综合征(4.8%),4例死亡(3.2%)。

3.讨论

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常见急症,有机磷有意中毒的患者因生存压力、认知和生理等原因,产生悲观厌世心理,常选择服毒来结束生命[3]。有机磷进入人体后,迅速与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从而出现毒蕈碱杨症状和烟碱样症状[4]。因有机磷中毒的病理过程较复杂,当救治不及时、治疗药物使用方法不当,中重度患者所吸收的有机磷可通过血脑屏障,抑制脑部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极易并发呼吸衰竭[2]。文献报道,有机磷中毒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5]。

本文对125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主要为文化水平较低的中年务农人员,以女性居多,可能与该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低、生存压力较大、心理抗压能力较弱有关。本地区以每年6、7月份为中毒高峰,可能与年中为农忙时节,农业工作者较易产生矛盾有关。所以基层医院应在农村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及时疏导基层人民的负面情绪;基层干部应及时了解及调解农村家庭的日常矛盾,从而减少服用农药自杀的发生。

综上所述,急性有机磷中毒主要发生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中年农民,女性居多,大部分为有意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易致呼吸衰竭,应早期、积极治疗。普及有机磷农药的正确使用和管理知识,及时疏导基层人民的负面情绪、调解矛盾,在预防有机磷中毒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莉,王正康,车丽琴.急性有机磷中毒使用长托宁和阿托品临床80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5):844-846.

[2]黄珊.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3):2485-2487.

[3]贾大红,何红英.243例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1):3045-3046.

[4]胡守亮,程骏章,刘俊成等.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在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119-120.

[5]李奕冰,张国秀,李洁等.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