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改变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潘海波

潘海波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美学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欣赏,美术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程也逐渐成为教育机构重视的对象。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注重于科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因而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质量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因此,改变美术教学模式,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势在必行。现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的教育经验,提出几点关于改变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效率教学质量

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来讲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美术教育模式却存在着很多弊端,并不能真正体现美术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其弊端主要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古板,教学设备简单,和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这几方面,致使美术教育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对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美术教学方法

有些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缺少培养才干、开发智力的教学方式。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对于美术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美术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多开设一些趣味动手实验课,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与体验中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发散了思维,培养了创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的美术教学模式中,要将学生兴趣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美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二、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促进创新思维

美术学是一门艺术,但凡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依据现有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创新思维,用各种艺术语言重新表达出这一事物或现象,同时又将自身感受融合在其中,这就是艺术。可见创新思维对于艺术来讲是很重要的。同样对于美术教学来讲,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创新思维,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改变美术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课堂效率。

1、开拓思维发散点

(1)知识点发散:美术课中也有不少知识点,尽量让学生说出理论依据,以理论指导实践。

(2)语言发散:对同一体裁的绘画,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

(3)图形发散:让学生根据图形特点,创设平移、翻转、割补等多种思维。

(4)空间发散:绘画中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十分重要,绘画的形式是将立体的东西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以上这些发散形式,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且还要贯穿渗透到课外去,经常设计一些发散题让学生自已去尝试。这些都是“开放搞活”的必由之路。

2、设计美术开放题

美术开放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口,开放题由于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往往迅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开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冲破常规。例如同一内容的绘画要求以速写、素描、色彩等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或者就某一画种,采用写实、夸奖变异等不同手法去表现,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和创造性。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色彩斑斓是美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大多数美术作品都会运用很多色彩,并将各种色彩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然而在现有的很多美术教学课本中,美术作品经多次刊印,色彩已经失去原有的效果,且图片等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又不多,因此,单单是进行文字理论的美术教学效果很差。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多媒体、计算机、DVD等教学设备不断的被应用于教育设施中。美术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通过播放图像、视频等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图画、故事、视频、作品创作背景等内容,在课堂上通过现代化设备示范给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模式下,使学生欣赏到大量的美术作品以及作品的形成过程,在生动丰富的艺术素材熏陶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对美术的感性认知。而且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直观教学,也可以大大减轻教师备课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搜集材料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业务水平是保证美术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现如今很多美术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知识体系培训,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不高,对美术的理解水平也较低,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都不能明确回答。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使学生对教师和美术课程失去信心和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因此,必须要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方法的培训,使学生对教师信服或者崇拜,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美术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思想要超前,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想的、做的都要有超前意识。在教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在讲课的形式、演示的方法及作业的讲评等方面,都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2、加强学习,改进教法。创新需要的是独到的想法、做法,并非闭门造车。先进的经验是在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进步中得出来的,在教学上应取长补短,在已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再发挥创新,效果会更好。因此,美术教师要注重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使学生“探有路,究有门”。

3、努力实现创造力与技法的统一。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形成是渗透在各种技法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中的。离开了“双基”之本,创造力就无法形成。创造力是整体,技能只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创造力与技能决不是互相排斥的。因此美术教学技能的指导与训练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但一味地强调技能技巧的教学,让学生画的做的不走样,不走形,也是不对的,应当努力实现创造力与技法的统一。

五、结语

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是我国素质教育工作开展进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美术教学观念、方法、设备以及教师水平等几方面入手,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但提高美术课堂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增设特色课程提高教学效率;鼓励学生自我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