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现状及其预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结核病现状及其预防策略

杨自培高瑞娟

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本文探讨和分析在我国肺结核病现状,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肺结核病的一些发病实际情况和传播情况,以此来帮助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作为相关医疗和疾控部门必须要及时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主观积极性,促使专业人员在结核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有关部门必须要及时的做好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长效的预防机制,定期开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

关键词:肺结核;现状;对策

引言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之一,它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900万人次患有新发活动性结核病,对此,结核病对于患者的家庭和生活带来的损失是无法形容的,不单单会在经济上带来影响,还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社交活动。另外,患者一旦感染结合疾病,由于在治疗期间和周期很长,从某种意义上在给患者个人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那么如果患者不能够得到正常的治疗,后果可想而知,原因是由于此种疾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就会出现一定的耐药性,而且还会变成非常活跃的病毒传染者,对周围人带来传染性的可能。

1、结核病面临的问题现状

1.1结核病耐药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结核病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性结核病不断增多,已成为当前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肺结核不合理治疗是造成结核病耐药的主要原因,而耐药则是导致治疗成功率低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结核患者带病工作、体能下降、不规则服药等也是导致结核病上升及耐药的重要因素。耐多药结核病是控制结核病的重点及难点,为了最有效地减少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早期发现并彻底治愈新发肺结核是关键。

1.2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

结核与HIV双重感染的患者,由于免疫力差,抗痨治疗疗效欠佳,易发展成为耐多药结核病。目前,结核菌合并HIV双重感染已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大难题。结核病是AIDS患者晚期十分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同时也是AIDS致死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几乎是正常人的30倍,两种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发展中国家,50%的结核病与AIDS双重感染患者会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AIDS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现已蔓延至全国各省市,目前正面临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结核病是AIDS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二者相互影响,加速病情进展,抗结核药与抗病毒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使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叠加,加上双重感染患者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易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造成治疗极其困难。开展双重感染的筛查是有效控制双重感染、降低感染患者发病率与病死率的重要预防控制手段。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大疾病防治机制,将双重感染的防控纳入结核病控制与AIDS综合防治的常规工作,进一步控制双重感染的发生和蔓延。

1.3结核病与流动人口

我国流动人口主要源自农村,而农村的结核患病率比城市高2倍以上。流动人口缺少基本的医疗保障,患结核病后因惧怕失去工作和受到社会歧视,有症状不及时到医院就诊,再加上流动性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和扩散,对结核病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1.4经济发展状况与结核病的发病率

调查发现,结核病发病率呈现区域性分布,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发病率越高。农村发病率显著高于城镇地区,而西部又显著高于东部,其中农村结核病的发病率约为城市的1倍。同时,我国80%以上的结核病患者分布在农村,其中大约62.9%的患者处于15-50岁年龄段,不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而且治疗花费较高,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患者的及时就诊和规范治疗,影响结核病防控效果。

1.5传染源难控制

相关调查显示,约有5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未被及时发现患病。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实施全国结核病患者统计报表,但是近10年间结核病患者发现率在30%以下,显著低于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一个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一年内至少可传染15个健康人,而目前我国肺结核患者就诊人数较低,大约53%的患者未曾就医。因此,对于结核病防控工作,难以对传染源积极有效控制,导致结核发病率下降缓慢。

2、加强结核病防控的措施

2.1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

结核病防控基层机构及工作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向人们宣传关于结核病的预防、治疗、传播、疾病早期症状等知识点,告知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降低致病风险。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睡眠要充足,减少熬夜等行为;在饮食上,尽量要保持营养均衡,矿物质、维生素、糖分、脂肪、蛋白质等均要摄入,避免挑食;在外活动时,尽量少去空气流通较差、人群过于拥挤的地方;对于很少运动的人要告知其转变观念,多进行适宜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饭前及便后均要洗手,对家具、食具等要定期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对于新生儿尽可能要进行卡介苗接种,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采取定期体检的普查方式来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以乡镇、个体商贩、工厂、学校、流动农民工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等为单位进行体检,对疑似患者要行X线检查和痰涂片化验,从而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和及早治疗。对未能及时入院的结核病患者由专人进行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消毒隔离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通过相关医学检测手段对消毒隔离效果进行定期评估,直到传染性消失。结核病早期症状为发热、咳痰、咳嗽等,如果有同事、朋友、亲属等无明显病因发热、咳痰或咳嗽超过2周,要及时提醒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早明确是否为结核病。

2.3提高治疗依从性

对于新发结核病患者要消除其恐惧和紧张心理,治疗期间多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告知患者新发结核病基本能够治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宣教,告知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与医生密切配合,坚持遵医嘱用药,并积极主动接受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还可以酌情给予中医药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结束语

目前,结核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疾病,对于结核病的防治要形成合力,多途径、多角度做好防治工作。针对结核病传染性强的特点要及时控制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对于治疗周期较长的患者,要做好宣教,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完成全程治疗;通过定期组织体检等方式及早发现未曾就诊的结核病患者,从而做到及早隔离和治疗。

参考文献:

[1]于秀娟.探讨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现状和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01:292-293.

[2]徐秀珍.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01:111-113.

[3]沈佳胤,卢洪洲.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06:543-546.

[4]郝志红.结核病控制中现代结核病控制思路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