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中危险度高血压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低中危险度高血压的防治

邵忆苏航司琨孟焱磊苏亮

邵忆苏航司琨孟焱磊苏亮(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讨论低中危险度高血压的防治。方法对患者的高血压疾病采取积极治疗并改善生活方式,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结论研究表明,对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抗高血压治疗,可减少总死亡率,同时脑血管和冠心病死亡率也下降。表明对于低中危险度高血压的治疗,若等待靶器官受损后才开始是危险的,因此对于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应予积极治疗。

【关键词】低中危险度高血压防治

研究表明,对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抗高血压治疗,可减少总死亡率,同时脑血管和冠心病死亡率也下降。表明对于低中危险度高血压的治疗,若等待靶器官受损后才开始是危险的,因此对于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应予积极治疗。

临床和流行病学都证实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人群巨大,是一个涉及到公共健康,事关国家财力、整体素质的政策性很强的大问题,无选择地治疗会浪费巨大财力,而适宜的治疗可降低心血管和其他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在治疗与否以及治疗时机的抉择上取决于二个因素,一是国家性的指导方针;二是执业医师对指导方针的认识和执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有以问卷形式以其国内部分执业医师对1级(轻型)高血压治疗方针认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舒张压判定、危险因子和靶器官损害判定、药物治疗的决定、降压时机、治疗目标等重要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这样会影响高血压的治疗。

1997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出与治疗的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JNCⅥ),公布了新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将收缩压140mmHg(18.7kPa)、舒张压90mmHg(12.0kPa)作为I期高血压标准,对此国内学者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与美国国情不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扩大治疗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是不现实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放宽高血压诊断标准,加大防治面可使更多的高血压病人得以确诊和治疗,可降低全民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财力不足并不能成为这部分患者得不到治疗的理由,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高血压知识,重点加强改变生活方式、非药物治疗,尽可能地控制血压升高,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目的。我们支持后者的观点。医师的良知和责任感促使我们不能置这些应得到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于不顾,同时又要着眼于实际,恰当、有效地解决棘手问题。

1健康的生活方式

1.1限制钠的摄入量

钠盐摄入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呈线性关系,限钠可使血压下降,增加利尿剂的降压作用和利尿剂的失钾作用,过分的限盐患者难以接受和坚持,目前主张对于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限盐应比一般人还要严格(限制在6g/d以下)。为使患者能够坚持低钠摄入,需向患者讲明高血压与钠的关系及高血压的危害,使病人主动配合。更重要的是指导患者明确哪些饮食中多钠及含量多少,改进传统的调味技术,烹调后放盐,这样才能达到限钠的目的。

合理增加钾、镁或钙摄入量,这些元素与高血压的关系,需长期大规模的实验来证实。

1.2减轻体重

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压,同时伴随血浆容量和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减慢,降低血浆尿酸、血清胆固醇和血糖水平。据美国弗雷明汉人群研究结果,相对体重减少10%,血清胆固醇减少11.8mg/dl,收缩压下降6.6mmHg(10.9kPa),同时血糖、血尿酸都有下降。减轻体重主要是通过减少热量总摄入、增加体力活动、限钠来达到目的。为达此目的要帮助患者掌握记录摄入量、热量折算,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1.3限制饮酒量

饮酒与血压间有剂量-血压相关,随着饮酒量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随之升高。大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即2两),高血压患病率、脑卒中死亡率为不饮酒者的3倍。少量饮酒(每天低于30ml白酒),血压并不升高,同时也观察到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胆固醇降低,因而推测少量饮酒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但不能提倡用饮酒来预防冠心病。对于血压高并有心血管疾病者应劝阻饮酒。

1.4体力活动

经常坚持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Bjair指出,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比经常参加体力运动者高1.5倍。许多研究证实,耐力性运动和有氧运动有中度降压作用,这些运动包括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滑雪等。

1.5戒烟

长期吸烟与高血压死亡率增高无确切关系,但增加冠心病猝死率。吸烟者恶性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较高。

1.6少脂肪饮食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特别要减少动物性饱和脂肪和总脂肪热量比例。

2药物治疗

以小剂量、不良反应轻、针对发病机制的原则,易于为患者耐受和疗效确切的药物为第一线药,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中的任一药物均可作为首选。如果应用一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加用第二种或第三种药物。

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对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反应好,预后尚好。

3讨论

在高血压药物控制方面,一些专家把降压重点放在清晨和白昼,目前观察到许多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很高,因而夜间血压控制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这方面须作大量的动态血压监测和研究来指导正确的降压治疗。

1999年,WHO/ISH制定了高血压处理指南,重视对低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的处理。低危险度高血压患者10年中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15%,治疗应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观察数月以后,如未达到目标血压[130/85mmHg(17.3/10.7kPa)]应给予药物治疗。中危险度高血压患者10年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为15%~20%。治疗先予调节生活方式,观察数周未达到目标血压者,即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强调制定一套综合治疗计划来降低总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此强调:①监测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并重;②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严格控制高脂血症、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③最终使血压控制在130/85mmHg(17.3/11.3kPa)以下,平稳降压,注意夜间血压也要得到控制。

20世纪60年代初,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先后被确定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这一结论经过长期观察,反复证明已获公认。正如各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时被确定为高或极高危险度高血压,应立即开始进行药物治疗。我们建议对于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的低中危高血压患者也应尽快接受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罗雪琚.新高血压指南:JNC7[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5):18.

[2]刘国树.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