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系统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谷雨陈晋高鹏李月霞

谷雨陈晋高鹏李月霞(通讯作者)(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组在病情稳定48h后实施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等系统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功能评定。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BI分值显著增高,SA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在度过危险区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精神障碍等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系统的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使其最大可能的减少残疾、恢复正常功能,从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入住江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50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1±13.7)岁;平均病程(48.5±26.8)天;脑梗死28例,脑出血22例;左右侧偏瘫各25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入科宣教护士向患者热情的介绍科室的技术、设备、康复团队成员及工作模式等,使患者对康复有个大致的了解,为配合治疗打好基础。

1.2.2心理护理脑卒中后,许多患者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知,包括对残疾的否认、治疗的认同延迟、失能评价等,从而导致焦虑、抑郁、愤怒、过分依赖、失望、甚至自杀,临床上表现为拒食、拒治、攻击行为等,严重的阻碍了康复的进程[2]。护士应依据患者的心理测评,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要主动热情的开导病人,遇到不良情绪和行为时,应给予积极的疏导,并动员和帮助家属参加或了解康复计划,以便对康复过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充分尊重患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其失能程度和可以恢复程度,以明确康复目标,激发患者康复的主动性。

1.2.3床上良肢位的摆放仰卧位: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屈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换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于躯干上[3]。为防止压疮,护士应每1~2h帮患者翻身1次。

1.2.4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的训练鼓励患者做胸部扩张、深呼吸等运动,给予横膈肌阻力训练、吸气阻力训练和诱发呼吸训练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必要时给予胸腔松动。排痰训练包括咳嗽训练、体位引流和背部扣颤。

1.2.5口腔护理及吞咽训练保持口腔卫生,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吞咽功能障碍者要进行吞咽训练。护士拿冰冻的棉棒盏少许冰水,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喉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训练时间15分钟;用冰冻的棉棒点按水沟、兑端、地仓、承浆、廉泉等穴,每穴保持1分钟,每日2次。

1.2.6大小便的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已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等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应及早通知医生处理。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定时定点排便,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灌肠。

1.2.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训练护士应配合治疗师监督患者的自理能力,避免家属给予过多的帮助,鼓励病人按照治疗师所教的方法翻身、肢体平移、起坐、穿衣、洗漱、持勺进餐至协助行走,独立行走等。对于有单侧忽略的患者应多提醒,站在患侧以唤起患者的转头。对于床上或轮椅上的不良坐姿应随时纠正。

1.3疗效评定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4周后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4],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AS评定心理状况。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4周后,2组BI、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SA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ADL、FMA、SAS评分比较分:x-±s

与入院时比较Pa﹤0.05、Pb﹤0.05、Pc﹤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神经功能的重塑是脑卒中康复的基础,早期的康复介入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改善。康复护理在总的康复治疗计划下,有效的降低了脑卒中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整体疗效,最大程度的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残余的功能,使其以平等的身份重返社会。作为康复团对中的一员,康复护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县级以下单位,尤其西部落后地区,康复护理亟待规范化的培训和提高,以便落实到位,更好的为病伤残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聊鸿石,于兑生,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9-833.

[2]贺丹军.康复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50-162.

[3]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45.

[4]许光旭,高晓阳.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敏感性及实用性[J]中国康复,2001,16(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