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外科风险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新生儿外科风险管理分析

司小华

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外科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收治的新生儿,共选择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是35例新生儿。其中,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的是风险管理模式,对两组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记录纠纷情况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观察组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胸外新生儿实施外科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使新生儿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大大提高,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新生儿;护理风险

新生儿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群患者,因为年龄很小无法进行交流,而且身体机能和器官也没有发育完全,实际在开展风险管理的时候存在很多的难题,并伴随很多的风险。如果出现护理事故,造成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所以,对于新生儿外科风险管理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对常规的护理工作也要做到位,尤其是关注潜在的护理风险。本文主要是针对新生儿外科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论述,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收治的新生儿,共选择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女性患儿是14例,男性患儿是21例,平均(4.1±1.2)d。观察组的女性患儿是11例,男性患儿是24例,平均是(4.6±1.5)d。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基础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改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1.2.2观察组:改组采取的是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面是详细的资料:

(1)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比较复杂,突出的特点就是病情变化快、突发性强,而且因为新生儿无法表达,在开展护理的时候有很大的难度。对新生儿用药的时候也要多加重视,几乎每一位住院患儿都要用药,风险存在医嘱本身可能有错,护士核对不出来,再就是护士忙乱加错药或剂量算错,改药无皮试医嘱用药,再是不常用药物不知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2)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科室新生儿、早产儿及小婴儿较多,这个年龄段本身发生窒息的几率高,后又存在外科疾病及手术伤害,身体不适及麻醉药物反应等发生窒息的可能性更大。外科医护人员普遍重视围手术期管理,有时忽略其患儿本身的特点,健康教育不全面,风险大。如果面对的是危重患儿,年轻医生及护士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少,危重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发现不了,抢救不及时或平时应急演练少抢救效果差,出现严重的后果。

(3)完善护理规章制度。目前,实际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就会引发术前准备不充分,贫血或大手术不备血,肠道手术无清洁灌肠医嘱或灌肠不干净,术前未插胃管,急症手术采血后未及时送检延误手术,特殊检查准备不全面如造影用药等现象。尤其是在开展输血管理上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术中用血有病房护士取血,护士是接到手术室电话取血,有很大的隐患,取血后需敲手术室的门,有时不能及时开门或开门后需再与手术室核对交接血液,延误病人用血。这就需要定期召开座谈会,对新生儿的工作一定要加强重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风险等有充分的了解,明确风险的影响力。经过统一讨论之后,对目前实施的护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加强风险管理的内容,制定突发、重大事件的应对措施。

(4)加强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比如新生儿的喂养、口腔、皮肤、眼部护理知识等。比如在皮肤管理方面,如果是大手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限制体位等,会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压力性的损伤。其次管路固定过牢固过紧,会造成皮肤及粘膜压力性损伤。再次手术区域备皮不干净,会发生切口感染的可能。这就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击急救能力,不但加强其专业水平。例如在开展管路管理的时候,首先了解管路防置的位置及目的,其次固定好预防非计划拔管,再次观察引流的量、颜色及性质,以评估病人病情恢复的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

通过观察新生儿的留置套管针脱出、溢奶误吸、非计划性拔管等护理缺陷发生率,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之后,家属满意度及护理记录及格率达到了97.50%和95.00%,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5.00%和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住院率页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儿住院时间长,身上管道多,病情重,发展快,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陪护家长无照护患儿的经验易焦灼,极易出现各种隐患问题。如果没有采取妥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就会引发护理纠纷。这就要求实施风险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对新生儿实施精细化的护理,不断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在胸外新生儿外科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患儿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牡花,汤可香,吴抒阳,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95-96

[2]陈丽.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