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小议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

谢晓云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植物除了能创造人类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成为时代潮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植物资源、实现植物资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才能拯救人类自己。因此,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

1.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

1.1造景休闲

在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多选择公园作为人们休憩的场所,从而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休闲环境。在设计规划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景物,选择面积大且树叶多的植被。同时,可结合建筑物的位置,选择种植藤本植物,以此发挥隔景的作用,保证园林整体布局的合理性,促进园林艺术风格的提升。

1.2美化生态环境

将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应用于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以园林设计理念为依据,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恰当选择植物,从而美化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由于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吸收CO2,因此,可选择夹竹桃等植物,或是将萍蓬草和荷花等种植于水环境中,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1.3环境防护

植物造景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环境防护,当前由于空气环境的持续恶化,城市上空经常出现雾霾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园林具有防风作用,能够美化环境,降低污染,将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应用于园林绿化设计中,有效保护城市环境。

1.4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提高环境质量,还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整体面貌的重要衡量标准。例如,有些企业在办公楼平台上进行景观设计,采用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创设相对舒适和安静的环境,以此吸引投资,促进社会的发展。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2.1遵循向自然学习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绿化行业区别于其他类型规划设计的技能核心。只有了解植物景观中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使其按照规划者的设想去发展。因此,向自然学习是设计的核心,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减少人为装饰,以回归大自然为主题。对植物种植设计不重视,对植物材料特性、适应性不熟悉,便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2.2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树种选择的好,才能保证栽植后有良好的生长状况。由于不同的树种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绿化设计过程中的树种选用是关键,必须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园林建筑、山水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由于盘锦地区的土壤含盐碱量极高,很多树种并不适合在当地生长。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培育出一大批适合当地栽植的乡土树种,如白榆、臭椿、桑树、枫杨、沙枣、沙棘、白皮松、桧柏、侧柏、京桃等。

2.3发展以秋景树种为主的彩色树种

色彩的单调,给人以视觉上的疲惫,只有增加色彩的变化,才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并使人心情愉悦。盘锦市以前秋季观花、观叶、观果树种较少,变化较弱,近年来加大了对彩色树种的引进。如双台子区的文化广场绿地中,引栽了大量的日本樱花、五角枫、紫叶李、矮紫樱、西府海棠等外来彩色树种,经过精心养护和管理,目前,长势良好,并与乡土树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色彩的变化,给人以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美感。

2.4植物造景中栽植多品种的花卉

以前绿地设计中对花卉的用量很小,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户外绿地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原有的绿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绿化过程中可使用大量的花卉造形来点缀绿地,以此增加绿地的绿化效果。如世纪广场主要以各种草花为主,草花量占了绿地总面积的1/3,使用了大量的串红、万寿菊、矮牵牛、金山绣线菊、美女樱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精神上的愉悦。

3,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方法

3.1造景要“大处添景,小处添趣”

园林植物造景时要主次分明,讲求疏密有度,师法自然,避免人工之态。“先面后点,先主后宾,远近结合”。从整体考虑,大局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做到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与相邻窄间或远处的树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呼应,取得艺术构图上的完整性。

3.2造景要四季景色兼顾

依据植物季相演替的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一种技巧。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兼顾四季景色,使人们感悟大自然的生命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园林树种的季相变化,在增强景观效应的审美情趣中具有突出视觉功能的作用。

3.3造景的围合空间要适宜

植物造景的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空间,封闭性空间,竖向空间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3.4植物造景利用视觉的多维性

我们知道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所以设计者引导人们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在植物造景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等,创造出适时、适地、有韵律的植物景观,是满足观赏者的视觉审美要求所需求的。

3.5遵循自然规律,注重生态效益

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征,因此,园林造景中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在这方面,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南京为例,南京造景的园林植物主要是常绿树种,常绿与落叶树种混交的基本外貌,充分利用亚热带自然群落中的樟科、杜鹃花科及温带自然群落中的忍冬科、蔷薇科等观赏树种来造景。我们主要以自然群落的规律为向导来合理分配造景树种以及人工群落中植物种类、层次结构。二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城市绿地景观建设中,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点在于保护乡土生物及生境的多样化,具体来讲可分为四点:第一,保护乡土动植物种群的数量;第二,保护原生态植物类型及其繁衍过程,根据原有的自然规律和生态过程来安排造景计划。第三,合理运用植物环境资源价值,构建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实践表明,人工植物群落可以作为野生生物栖息的场所,而且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如合理搭配花卉、乔木和灌木等物种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造景过程中注意物种的搭配,构建的植物群落往往更加稳定和谐,在美化、绿化环境的同时,还可净化、香化环境。

3.6突出造景主题,体现景观风格

主题性原则在植物造景中起到纲领性作用,是植物造景的思想体现。就园林景观建设本身而言,植物造景要基调鲜明,主题突出,意境深远。如杭州园林由环绕西湖及纵贯西湖山区众多风景优美、意境深邃的景点贯穿起来,景点各具特色,决无雷同:苏堤和白堤突出春景,苏堤为反映“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意境,主要栽种垂柳和碧桃,并增添日本晚樱、海棠、迎春;白堤为体现“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主景,就以碧桃、垂柳沿岸相间栽植;曲院风荷在“荷”字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水面突出夏景;平湖秋月在景区中种植了红枫、鸡爪槭、柿树、乌柏等秋色叶树种突出秋景等。还比如纪念性园林植物配植常用松、柏来象征革命先烈高风亮节的品格和永垂不朽的精神,配植方式一般采用对称等规则式。

4.结语

以植物配景为主的绿化设计是现化化城市景观主流,它的合理配置应审形度势,对一草一木均不可掉以轻心。既要掌握各种植物的习性、质地、形象、现在和将来的变化,又要熟悉植物与植物间的相互依存、烘托、借衬、掩映下所展示的群体美;既要考虑人工植物群落与气候环境条件是否适应,又必须兼顾四周环境氛围是否亲和、融合、协调[7-8]。总之,应千方百计地把自然引入城市,充分展示生物多样化,生态景观多元化,创造深受群众喜爱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2]陈有民.园林树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