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城镇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论小城镇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健敏

刘健敏

延安市小城镇建设研究服务中心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小城镇发展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本文分析了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及发展现状,阐述了小城镇建设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建设;存在问题;措施

小城镇建设是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小城镇建设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增加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背景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单纯地、片面地强调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观念,更加关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为综合和全面地谋划中国的现代城乡结构发展。

1、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1.1小城镇建设是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1.2小城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略,解决"三农"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

1.3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进而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4小城镇建设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5小城镇建设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形成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现实意义。

2、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还有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或是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脱离本地实际,片面强调要在本镇建多大工业园区。很多地方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3、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编制标准不高,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规划有效期较短,出现一任领导一个规划,缺乏可操作性。

3.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3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3.4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政策措施及建议

4.1准确定位,坚持规划科学引领发展。按照“依据优势确定位、围绕定位编规划、按照规划搞建设”的工作思路,大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人文优势,坚持自身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适当超前、布局合理的原则,强化规划发展意识。以“完善设施、发展产业、聚集人口”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各类设施服务功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使农村产业链向城镇延伸,加强人口聚集能力,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4.2多元投资,鼓励乡镇走市场运作、经营城镇的道路。首先要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通过存量资产置换、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来筹措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资金,以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其次要明确投资主体。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设施,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加强企地共建共享。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做到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政府财政资金则集中用于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即能最大限度降低开发成本,又能使建设投资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4.3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好交通、通信、能源、园林绿化、供排水、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同时搞好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要向农村、小城镇延伸,支持和带动落后地区发展。在精神生活方面,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让广大群众满意,真正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成为顺应民心的工程,切实完善各项设施,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4.4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

4.5正确处理入镇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移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民进入小城镇住宅支出负担较大,阻碍了农民进镇的积极性。解决办法是,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折算置换城镇住宅用地或折价抵付城镇住宅,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

[3]王广信,迟树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胡兵,乔晶.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生态经济,2005新技术企业[J].2015(10):90-92.